「中英名相對照 A~E」修訂間的差異
SSTC Serena(對話 | 貢獻) |
SSTC Serena(對話 | 貢獻) (→A) |
||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 次修訂) | |||
行 70: | 行 70: | ||
All-pervasive suffering of being conditioned 行苦 | All-pervasive suffering of being conditioned 行苦 | ||
(khyab pa ’du byed kyi sdug bsngal): | (khyab pa ’du byed kyi sdug bsngal): | ||
− | + | 三苦中的第三苦。它存在於輪迴的有漏五蘊相續中。 | |
Anu 隨瑜伽 | Anu 隨瑜伽 | ||
行 625: | 行 625: | ||
Causal vehicles 因乘 | Causal vehicles 因乘 | ||
(rgyu’i theg pa): | (rgyu’i theg pa): | ||
− | + | 小乘和大乘。此類教法的重點是把修行道視為脫離輪迴或成就無上佛道的因。 | |
反之,果乘(金剛乘) 視佛果為眾生本來具足,修行只不過是清除讓我們無法證果的暫時障礙而已。 | 反之,果乘(金剛乘) 視佛果為眾生本來具足,修行只不過是清除讓我們無法證果的暫時障礙而已。 | ||
於 2024年4月17日 (三) 20:57 的最新修訂
說明:以下僅以英文開頭字排序,第二字以後並未排序。敬請來信指正或建議 serenalotus@gmail.com,謝謝!
常用:近取因 substantial cause / 俱生緣 cooperative cause or cooperative condition
A
Abhidharma 阿毘達磨 (藏文拼音chos mngon pa): 論藏,佛陀言教三藏經之一。阿毘達磨有系統地傳授形而上學, 著重在藉由分析經驗內涵並檢視存在事物的本質,來培養觀察智。 阿毘達磨的首要釋論包括陳那(Dignaga)從小乘觀點所著的《阿毘達摩俱舍論》(Abhidharma Kosha), 以及無著(Asanga)從大乘觀點所著的《大乘阿毘達磨集論》(Abhidharma Samucchaya)。 請參閱「三藏經」(Tripitaka)的說明。
Abhidharma 阿毗達磨 (藏chö ngön pa): 佛教教法,一般分作三藏:經(佛陀的教法)、律(關於行止的教法)、阿毗達磨(論釋)。 阿毗達磨是對現象的分析,主要作為佛陀教法的一個註釋傳統。
Acceptance of the nature of nonarising 無生法忍 (藏文拼音skye ba med pa’i chos la bzod pa): 證得八地菩薩時所獲的一種關鍵了悟。在本書中為代表圓滿證悟的同義語。
Accomplishment 成就 (1)(藏文拼為dngos grub, 梵文拼音 siddhi)經由修持佛法而獲致的證果,通常指的是圓滿證悟的「不共成就」。 它也可以指「共的成就」,也就是諸如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隱身、青春永駐或神變力等八種世間成就。 傳統的八種世間成就,包括劍、藥丸、眼劑、飛毛腿(神行)、提煉精華(金丹)、天界(飛游)、隱身術與地底寶藏(土行)等成就。 有了加持過的劍,你便能飛越天際或到達天界。吃下加持過的藥丸後,你就能完全隱形,而可像夜叉那樣偽裝成任何模樣。 塗上加持過的眼劑後,你就能看見世上遙遠與微小的物體。在腳上塗抹了加持過的物質後,你就能在頃刻間環遊世界。 藉由咒語和從花朵中提煉出的精華等等,你便能延長壽命、重獲青春以及化鐵為金。 天界的成就包括,控制世間神祇,或造訪欲界天神六個居所的能力。 藉由在額頭點上加持物質,你就能完全隱形。 最後,藉由取出被埋藏的珍貴寶石等等寶藏,你就能滿足其他眾生的心願。 儘管如此,修道上最尊貴的成就,卻是出離心、慈悲、不動的虔信與了悟正見。 (2)(藏文拼音為sgrub pa)請參閱「近修四支」(Four aspects of approach and accomplishment)的說明。
Acharya Nagarjuna 龍樹菩薩 (slob dpon klu sgrub): 一位偉大的印度哲學論師。他被尊稱為“龍族上師”, 因他曾經在龍宮為龍族說法,並將龍族保管的《大般若經》帶回人間。
afflicted consciousness 煩惱識、末那識 (藏nyön yid): 第七識。如同在此所使用的,它具有兩個層面: (1)監控其他識,使其他識持續運行的立即識 ; 以及(2)煩惱識,是持續存在的自我。
Afflicted mind consciousness 末那識 (nyon yid kyi rnam shes): 阿毗達摩教法所用的名相,是八識之一,此識執持「自我」的想法,所有負面情緒的根本。也是八藏之一。
Akanishta realm 阿迦尼吒界 (og min gyi zhing): 至高無上的佛陀淨土,或譯為「空行剎土」。 (譯註:有許多處所都稱作「阿迦尼吒」,意思是無上,密宗裡經常以此來指稱非由粗大色法所組成且離於輪迴的淨土,乃諸佛由各自福德智慧資糧所生的色究竟天淨土。但在顯教中,「阿迦尼吒天」意譯為「色究竟天」,是色界最高的天。)
All-encompassing purity 廣大清淨 (dag pa rab ’byams): 所有構成情、器二界的蘊、處、大種等,就它們的清淨面來說,都是包含五方佛、佛母及諸本尊在內的清淨界。 因此,當我們證悟諸法實相時,即使極微細的污染也不可得。 這是新派極瑜伽續與舊派三內續的根本見地。詳請請見龍欽巴尊者的《除十方暗論》,由古美多傑英譯。
All-encompassing purity of appearance and existence 現有廣大清淨 (snang srid dag pa rab ’byams): 大瑜伽、隨瑜伽、極瑜伽密續中使用的特別名相,意思是說諸法本性皆本自圓滿。
All-ground 阿賴耶、普基 (kun gzhi, alaya): 此名相在不同經典中有不同含義,要依據上下文來理解。字面含義是「諸法根本」。
All-pervasive suffering of being conditioned 行苦 (khyab pa ’du byed kyi sdug bsngal): 三苦中的第三苦。它存在於輪迴的有漏五蘊相續中。
Anu 隨瑜伽 (rjes su [rnal ’byor]): 大瑜伽、隨瑜伽、極瑜伽三內續的第二續。 此續主要闡述本尊金剛身中的佛壇城,主要法門是有相圓滿次第。
Appearance and existence 顯相與存有,簡稱「顯、有」 (snang srid): 任何能被感知和有可能存在的事物。通常指世界和眾生。
Appearance, increase and attainment 顯、增、得 (snang mched thob gsum): 臨終或入睡時,消融過程所經歷的三個階段。
Ati 極瑜伽 (shin tu [rnal ’byor]): 三內續中的第三續,與大圓滿同義,梵文mahasandhi。 主要闡釋心性中的佛壇城,主要法門是無相圓滿次第,即立斷與頓超。
Acharya Shantipa 阿闍梨(金剛上師)香帝巴 (藏文拼音slob dpon shan ti pa): 大手印傳承中的一位印度大師。
Action without intermediate 無間業 (藏文拼音mtshams med pa’i las): 業力後果最為嚴重的五種行為包括,弒母、殺父、殺阿羅漢(arhat)、造成僧團分裂(破和合僧),和以惡心出如來之血(出佛身血)。 這些行為也可被稱為「無間罪」,因為其業力後果在死亡之後即刻成熟,而無中陰(bardo)狀態的時間。
Activities 事業 (藏文拼音las、phrin las,梵文拼音karma): 通常指的是息、增、懷、誅等四種佛行事業。
Activity Garland Tantra《事業鬘續》 (藏文拼音karma ma le ’phrin las kyi rgyud): 在此被列為六秘密部(Six Secret Section)瑪哈瑜伽續之一。有時也被說是十八瑪哈瑜伽續(Eighteen Mahayoga Tantras)之一; 十八瑪哈瑜伽續為證悟事業之續。同名的經文可見於《舊譯續部》(Nyingma Gyübum)的「囃」(TSA)卷與「夏」(SHA)卷。
Aeon 劫 (藏文拼音bskal pa,梵文拼音kalpa): 為世界的紀年、期間,也是宇宙的循環。
Age of Strife 爭鬥時期,五濁惡世 (藏文拼音rtsod dus): 亦即目前世界所處的時代,充斥著衰敗與墮落。
Aggregate 蘊 (藏文拼音phung po): 參見「五蘊」(Five skandhas)一詞。
Akanishtha 色究竟天、奧明天 (藏文拼音'og min): 「無上」淨土,法身佛金剛持的淨土。有各種不同型態。 {譯註:另說為報身佛的淨土,視文章內涵而有不同意義。}
Alaya 阿賴耶 (藏文拼音kun gzhi): 一切輪迴與涅槃的基礎。參見「遍基」(All-ground)一詞。
All-encompassing purity 涵攝一切的清淨 (藏文拼音dag pa rab 'byams): 情器世間的五蘊、五大等,其清淨面向(淨分)是五方佛與佛母。
All-ground 遍基 (藏文拼音kun gzhi, alaya): 心以及清淨與不清淨現象的基礎。此詞在不同情況下有不同的意義,應根據情況而理解。字面的意義為「一切事物的基礎」。
All-ground consciousness 遍基識、阿賴耶識 (藏文拼音kun gzhi'i ranm par shes pa): 「遍基」的認知面向,有如鏡子的明亮性。
All-ground of various tendencies 各種習氣的遍基 (藏文拼音ba chags san tshogs pa'i kun gzhi): 作為輪迴諸串習基礎的阿賴耶。
Amitabha 阿彌陀佛 (藏文拼音snang ba mtha’ yas): 蓮花佛部的部主,也是極樂淨土的怙主,為妙觀察智的顯現。
Amitayus 長壽佛 (藏文拼音tshe dpag med): 詳見「長壽佛」(Buddha Amitayus)的說明。
Amogha Pasha《阿姆嘎巴夏》 (藏文拼音don yod zhags pa): 一部屬於事部瑜伽(Kriya Yoga)的續,亦被稱為《不空羂索續》(Meaningful Lasso Tantra)。
Ananda 阿難尊者 (藏文拼音kun dga’ bo): 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也是佛陀的貼身侍者; 他在第一次集結(First Council)時負責背誦佛經,也是佛法的口語傳承的第二祖師。
Appearance and existence 顯相與存有,簡稱「顯、有」 (藏文拼音snang srid): 一切可被經驗到的[五大元素]以及一切可能具存在性的[五蘊]。這個詞彙通常指器世界與有情眾生。
Attribute 表徵 (藏文拼音mtshan ma)
Authoritative scriptures 具權威的典籍 (藏文拼音gzhung): 已建立其可信度的哲學書籍。
Avatamsaka Sutra《大方廣佛華嚴經》 (藏文拼音mdo phal po che): 屬於佛陀三轉法輪的經典。英譯版有香巴拉出版社發行的 Flower Adornment Sutra。
Avichi hell 阿鼻地獄 (藏文拼音mna med kye dmyal ba): 八熱地獄中的最下層。
Awareness discipline 明禁行(明覺戒律) (藏文拼音rig pa rtul zhugs): 既不接受、亦不拒絕的行為。
Adzom Drugpa 阿總竹巴(1842-1924): 蔣揚欽哲旺波的弟子,第二位蔣揚欽哲雀吉羅卓的老師,也是頂果欽哲法王的老師。他是一位伏藏者, 尋找佛法寶藏的人(見蓮師註解三),在寧瑪傳承中一位極重要的上師。
alaya 阿賴耶: (藏文kun gzhi,梵文中的意思是「儲藏室」): 直譯是「一切之根基」的意思,所指是心與現象,淨與不淨,的共同根基。
arhat 羅漢 (T. dgra bcom pa): 直接意思是「毀滅敵人者」。這裡所謂的敵人就是煩惱情緒。這些情緒透過根乘,也就是聲聞乘, 小乘法教之修行而摧毀。羅漢能夠從輪迴的苦中得到解脫,但因為對空性的領悟不完美,無法去除對現象微細的執著, 這也就成為他們達到全知的障礙。他們需要進入大乘才能走向佛法最高目標。
Atisha 阿底峽尊者 (Atisha Dipamkara, 982-1054): 偉大的印度上師及學者,藏人簡稱Jowo Je,「主人」。他是戒香寺Vikramashila大學最著名的老師之一, 嚴格的維護寺廟戒律。他一生中的最後十二年在西藏四處弘法,大量將佛教經文翻譯成藏文,讓佛法在西藏的滅佛之後得以重生。
accumulations, two 二資糧 (T. tsok-nyi): The accumulation of merit is developed through physical and material devotion to the spiritual path and compassionate action to living beings. This creates conditions favorable to enlightenment, and results in the accumulation of wisdom, which is the realization gained from meditation practice. 功德之累積乃經由對 (1) 精神(心靈)道的身體及物質奉獻與 (2) 對眾性的慈悲行動而發展,如此開始了證悟的良善因緣,並產生智慧之累積,後者為自禪修當中得到的了悟。
Amitabha 阿彌陀佛 (S.; T. O-pa-me): The Sambhogakaya Buddha of Boundless Light, red in color and of the padma family. See buddha families. 無量光佛之報身佛,身紅、屬蓮花部,見「佛部」。
amrita 甘露 (S.; T. dutsi): The nectar of meditative bliss; also the consecrated liquid used in Vajrayana meditation practices. 禪定大樂之甘露;亦指金剛乘禪修中所用之奉獻液體。
arhat 阿羅漢(殺賊) (S.; T. dra-chompa, "foe destroyer"): One who has attained the result of the Hinayana path by purifying the conflicting emotions and their causes. 已達小乘道果位者,乃經由淨化煩惱及其起因而達成。
auspicious coincidence 吉祥之巧合〈因緣和合〉 (T. ten-drel): A kind of synchronicity; the coming together of factors in a situation or event in a manner that is fitting and proper. 某種一致性;一情況或事件之種種因素以配合及適當的方式聚集。
accomplishments 成就 (梵語siddhi): 一般(共)的成就,意指獲得某些特別的力量,例如神通力、在空中行走等;殊勝(不共)的成就,則指證得自心本性。
accumulation of merit 積聚福德、種福田: 修習善行可以讓我們積聚力量,而能在修行的道路上不斷增上。佈施、供養、持咒、觀想本尊等,都可以積聚福德。
accumulation of wisdom 積聚智慧: 修習而瞭解所有現象的本質皆為空性。
afflicting emotions 煩惱: 貪欲執著(貪)、憎恨厭惡(瞋)、無明或駑鈍(癡)、嫉妒(疑)、傲慢(慢)等(五毒)。
Amoghasiddhi 不空成就佛: 五方佛中的事業部主尊,為成就智慧的化現,能清淨嫉妒(疑毒)。其方位為北,身色為綠。
awakening 證悟: 指證得佛果之狀態。
Avalokiteshvara 觀世音菩薩(spyan ras gzigs):1. 慈悲的化身。2. 八大菩薩之一。
阿毘達磨,論(ABHIDHARMA,梵)(chos mngon pa ཆོས་མངོན་པ།,藏)。三藏之中的《論藏》,佛陀法教中主要闡述心理學與邏輯學的分支。
法身(ABSOLUTE BODY)(chos sku ཆོས་སྐུ།,藏)(dharmakaya,梵)。字面的意義為「法之身」,佛果的空性向度,也譯為「實相身」、「究竟面」。
成就者(ACCOMPLISHED BEING)(grub thob གྲུབ་ཐོབ།,藏)(siddha,梵)。字面的意義為「證得成就者」,獲得密咒乘果位之行者。
成就(ACCOMPLISHMENT)(1)(dngos grub དངོས་གྲུབ།,藏)(siddhi,梵)。修行的成果(及目標),共通的成就包括菩薩為了度眾而運用的神通力,但主要目標為殊勝成就,即證悟。(2)(sgrub pa,藏)。在咒語持誦的脈絡中,稱為「成」或「修」,請見「誦修」。
資糧(ACCUMULATIONS)(tshogs ཚོགས།,藏)。福德資糧與智慧資糧。
取捨(ADOPTION AND AVOIDANCE)(blang dor བླང་དོར།,藏)。採取(或迎納)善業,捨棄(或拒斥)不善業,明辨善惡。
煩惱(AFFLICTIVE EMOTIONS)(nyon mongs pa ཉོན་མོངས་པ།,藏)(klesha,梵)。影響念頭、行為而導致受苦的心理因素。歸納為三類或五類的煩惱,請見「三毒」和「五毒」。
阿闍世(AJATASHATRU,梵)(ma skyes dgra མ་སྐྱེས་དགྲ།,藏)。「未來敵」,字面的意義為「未生怨」。處在母胎時就對父親頻婆娑羅王深感仇恨的印度王子,而日後犯下弒父之行。阿闍世後期成為釋迦牟尼佛的弟子。
虛空藏菩薩(AKASHAGARBHA,梵)(nam mkha’i snying po ནམ་མཁའི་སྙིང་པོ།,藏)。「虛空之精髓」,「八大佛子」之一。
阿彌陀佛(AMITABHA,梵)(’od dpag med འོད་དཔག་མེད།,藏)。「無量光」(Boundless Light),蓮花佛部的部主。
阿難(ANANDA,梵)(kun dga’ bo ཀུན་དགའ་བོ།,藏)。「恆喜、慶喜」。阿難為釋迦牟尼佛的侍者、親近弟子,在旁承事二十五年。以多聞憶持著稱,對於佛陀的教導經耳不忘,在首次的「佛經結集」中,逐字複誦出經藏的法教。
舊譯(ANCIENT TRANSLATIONS)(snga ’gyur སྔ་འགྱུར།,藏)。西藏最早從梵文翻譯到藏文而弘揚的法教,亦稱為「舊譯派」,有別於「新譯派」,後者是在第十世紀以後才開始弘傳。
鴦掘摩羅(ANGULIMALA,梵)(sor phreng སོར་ཕྲེང་།,藏)。值遇佛陀之前,曾殘殺九百九十九人,各取一指而串為項鍊,故稱「指鬘」,後因佛陀教化而醒悟懺悔過往惡業。
筏羅遮末羅洲、勝貓牛洲、別拂塵洲、別拂洲(APARACHAMARA,梵)(rnga yab gzhan རྔ་ཡབ་གཞན།,藏)。「另一氂牛尾」。南瞻部洲以東的中洲。[譯註:關於〈三十七曼達供養〉的念誦文,過去曾有人將西南、東南兩個中洲翻譯為「拂」及「妙拂」,經查梵文「筏羅遮末羅洲」(aparachamara或upachamara)的原意是其他的、次要的,故應為「別拂」的誤植。蓮師吉祥銅色山所在處 Chamara(遮末羅洲)常被稱為「妙拂洲」,其中的「妙」字應是指其淨土之勝妙,有別於上述。]
西牛貨洲(APARAGODANIYA,梵)(ba lang spyod བ་ལང་སྤྱོད།,藏)。「滿欲牛」。印度宇宙學中的西方部洲。
誦修;念修(APPROACH AND ACCOMPLISHMENT)(bsnyen sgrub བསྙེན་སྒྲུབ།,藏)。儀軌中涉及咒語持誦的兩個修持次第。首先,行者藉由持誦本尊咒語,而趨近所觀想的本尊,其次則是藉由足夠熏修而認出自身即為本尊。請見「本尊」。[譯註:完整的名相為bsnyen sgrub yan lag bzhi བསྙེན་སྒྲུབ་ཡན་ལག་བཞི།,法護老師翻譯為「誦修四支」:念誦、近誦、修成、大修成,索達吉堪布 翻譯為「依修四支」:依、近依、修、大修,噶千仁波切官網翻譯為「念修四支」:念修、近修、修持、大修。]
阿羅漢(ARHAT,梵)(dgra bcom pa དགྲ་བཅོམ་པ།,藏)。字面的意義為「殺賊者」(「賊」意指煩惱)。已證滅諦的基乘(聲聞、緣覺)行者,此滅諦所指之涅槃,並非大乘的圓滿佛果。
無著論師(ASANGA,梵)(thogs med ཐོགས་མེད།,藏)。「無礙」。第四世紀期間的印度大師,廣行派祖師,其弟子建立大乘佛教中的唯識學派。無著論師從彌勒菩薩處得授教法,而撰造《彌勒五論》。
馬鳴論師(ASHVAGOSHA,梵)(rta dbyangs རྟ་དབྱངས།,藏)。「聲如馬鳴者」。第一到第二世紀印度的重要佛教作家,也稱為「聖勇」(Aryashura)。
頞濕縛竭拏山(ASHVAKARNA,梵)(rta rna རྟ་རྣ།,藏)。「馬耳」。環繞在須彌山周圍七重金山中的第五座山脈。
阿底峽尊者(ATISHA ,梵)(jo bo a ti sha ཇོ་བོ་ཨ་ཏི་ཤ།,藏)。「殊勝主」。印度大師兼學者,又名「燃燈吉祥智」(Dīpaṃkara Śrījñāna,西元982-1054)。生前的最後十年間,致力於西藏弘法,教導皈依、發心,對於佛典翻譯的貢獻極大。其弟子建立噶當派(Kadampa),著重於修心的教授。
觀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AVALOKITESHVARA,梵)(spyan ras gzigs dbang phyug སྤྱན་རས་གཟིགས་དབང་ཕྱུག,藏)。「悲眼垂顧世間之主」。八大心子之一,為諸佛慈悲之化身。藏人視其為主要的菩薩怙主,稱為「間惹希」(Chenrezi,藏,譯註:常為四臂觀音相)。
B
Bardo of becoming 受生中陰 (srid pa’i bar do): 死後煩惱生起,顯現意生身,直到投生母胎前的這段時間。
Bardo of dharmata 法性中陰 (’chos nyid kyi bar do): 從臨終到受生中陰生起意生身的這段時間。
Bardo of dying 臨終中陰 (’chi kha’i bar do): 患不治之症到三段消融次第結束的這段時間。
Bardo of this life 此生中陰 (skye gnas kyi bar do): 從投生母胎,到患不治之症或遭遇不可逆轉之死因的這段時間。
Bardo state 中陰身 (bar do’i srid pa): 通常指死亡和轉世之間的中間階段,但本書是用來指兩事物之間的「間隙」或「時段」。又譯為「中有」。
Basic straying from the essence of emptiness 根本偏離空性的體性
Basic straying from the path 根本偏離修道
Basic straying from the remedy 根本偏離對治
Basic straying into generalized emptiness 根本偏離而誤入概論化的空性
begging the earth 乞地
beginningless time 無始劫
believing, understanding, experiencing, & realization 信、解、行、証
benefit of beings, for the 利益眾生
Blackness 黑道 (nag lam): 顯、增、得的第三位,一種絕對的黑暗感覺。
Bodhicitta 菩提心 (byang sems, byang chub kyi sems): 1. 為利益一切有情而發成佛的大願。 2. 紅、白明點。
Bodhicitta of application 行菩提心 (’jug pa’i byang chub kyi sems): 主要由六波羅密組成。
Bodhicitta of aspiration 願菩提心 (smon pa’i byang chub kyi sems): 主要由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組成。
Bodhisattva 菩薩 (byang chub sems dpa): 為利益一切眾生而發菩提心的有情。
Bodhisattva trainings 菩薩學處 (byang chub sems dpa’i bslab pa): 菩薩律儀和菩薩行。
Bön 苯教 (bon): 佛教之前的西藏本土宗教。 此名相用於負面意思時,意指用於追求世俗目標或自利的儀軌。
Basic straying from the essence of emptiness 根本偏離空性的體性 (藏文拼音stong nyid gshis shor)
Basic straying from the path 根本偏離修道 (藏文拼音lam gyi gshis shor)
Basic straying from the remedy 根本偏離對治 (藏文拼音gnyen po gshis shor)
Basic straying into generalized emptiness 根本偏離而誤入概論化的空性 (藏文拼音strong nyid rgyas 'debs su gshsis shor)
Bhumi 地 (藏文拼音sa): 菩薩的果位或階段,五道中最後三道的十個階段。參見「十地」(ten bhumis)。
Bodhichitta 菩提心 (藏文拼音byang sems, byang chub kyi sems): 為了一切眾生,希望證得佛果的發願。
Body of light 光明身(’od kyi lus):無礙五智光明身。
Brahmin 婆羅門 (藏文拼音bram ze): 屬於僧侶階級的人。
Brilliant 焰慧地 (藏文拼音'od 'phro ba): 菩薩十地中的第四地。
Buddha of your own mind 自性佛 (藏文拼音rang sems sangs rgyas): 自己的心所具有的成佛體性。
Buddhahood 佛果 (藏文拼音sangs rgyas): 既不住於輪迴,亦不住於涅槃的圓滿正等正覺。
Bodhicitta 菩提心: 為了利益眾生而要證得佛果的發願。
Bodhisattva 菩提薩埵、菩薩: 遵循菩提心之道,為了所有眾生而非只為自己,而希望證得佛果的人。可用來稱呼專注於修持菩提心的凡夫; 或是證得正覺而住於菩薩十地之其中一地者。菩薩可能具有人身而住於世間,或是具有更微細的形體,住於其他地方。
Bodhisattva Posture 菩薩坐姿: 雙足盤起,左足後跟抵住會陰部,右足彎曲平放在前。
body 身 (梵語kaya): 一般的肉身,具有無數功德(特性)。
buddha nature 佛性: 所有眾生本來具足的證悟潛藏力。
Budda 佛 (藏語稱「桑傑」(Sangyay),「桑」(Sang)指不受煩惱、二元之見及無明的染污,「傑」(gyay)指無量的潛藏功德已得開顯): 覺者、證悟者,例如歷史上的釋迦摩尼佛。
bardo 中陰: 直接意思是「中間」,也就是中間狀態。有許多種中陰,但大部分的時候,這個名詞指的是死亡與再生之間的中間狀態。
Bodhicitta 菩提心 (T. byang chub sems): 也就是證悟心,這是大乘佛法中關鍵詞。在相對的層面,就是為利益眾生而成佛的願望,以及為達成此目的所做之修行。在究竟層面上,它是對自我與現象其究竟之本性的直觀。
Bodhisattva 菩薩 (T. byang chub sems dpa’): 佛法道路上的修行者,修行慈悲和六度,發願為利益眾生而覺醒。這個名詞在藏文的翻譯直接意思是「覺醒心之英雄」。
Brahmin 婆羅門: 印度種姓制度中四種主要種姓caste最高之祭祀。
Buddhadharma 佛法: 佛陀的法教(見法)。
Buddha 佛 (T. sangs rgyas): 已經去除兩種障(煩惱障,也就是苦因,以及無明障,也就是對全知的障礙),已經成就兩種智(現象之究竟與相對本性)的人。
bardo 中陰 (T. , "between two"): A gap or intermediate state. Often used in reference to the chonyi bardo, the intermediate state between death and rebirth. Other bardos include the dream bardo and the meditation bardo. (二者之間)分隔或中間狀態,常用來指chonyi bardo,死與再生之間的中間狀態,其他中陰身包括睡夢及禪定中陰身。
bhumi 地 (S. ; T. sa, "stage"): One of the ten stages of realization on the bodhisattva path. The first bhumi begins with great joy and the stabilized realization of shunyata. (階段)菩薩道上之十種了悟階段,初地始於極喜與對空性之堅定了悟。
blessings 加持 (T. chinlab, "splendor wave"): The experience of bliss that results from one's devotion in opening oneself to the guru in meditation practice. (壯麗之波動)在禪修中因由對上師的(虔誠)坦白之奉獻而產生的大樂經驗。
bliss 大樂 (S. sukha ; T. dewa): A meditative experience of calm happiness. 靜定快樂的禪定經驗。
bodhichitta 菩提心 (S. ; T. jangchup chisem, "mind of enlightenment"): Relative bodhichitta is the aspiration to develop loving kindness and compassion and to deliver all sentient beings from samsara. Absolute bodhichitta is actually working to save all beings. According to Gampopa, absolute bodhichitta is shunyata indivisible from compassion-radiant, unshakable, and impossible to formulate with concepts. (證悟之心)相對菩堤心乃發願生起慈心及悲心並度一切有情眾生超脫輪迴,絕對菩堤心則實際為救眾生之行動,根據甘波巴所言,此乃與悲心不可分之空性─燦爛,不可動搖,且不可能以概念表示。
bodhisattva 菩提薩埵、菩薩 (S. , "awakened being" ; T. jangchup sempa, "enlightenment-mind hero"): In one sense, a person who has vowed to attain perfect buddhahood for the benefit of all beings, and who has begun to progress through the ten bhumis of the bodhisattva path. In another sense, a being who has already attained perfect buddhahood but who, through the power of the bodhisattva vow, returns to the world for the benefit of beings. (覺醒者)(具證悟心之英雄)一種意義為發誓為利眾生而成佛,並已行於菩薩十地者;另一意為已成佛但依菩薩願力而回到世間利眾者。
bodhisattva vow 菩薩戒 (T. jang-dam): The commitment to work on the Mahayana path for the enlightenment of all beings; this is a vow taken in a formal ceremony in the presence of the guru. 為令眾生證悟而行大乘道之誓願;此戒受於上師,並經正式儀式。
Bodhisattvayana-see Mahayana 菩薩乘:見Mahayana大乘。
buddha 佛陀 (S., "awakened, enlightened"; T. sang-gye, "eliminated and blossomed"): May refer to the principle of enlightenment or to any enlightened being, in particular to Shakyamuni Buddha, the historical buddha of our age. A buddha is called a "Victorious One." (覺醒的,證悟的)(消除的及綻放的)可指證悟之要素或任何證悟者,特別是釋迦牟尼佛,乃此劫的歷史記載之佛─佛陀之稱呼為「尊勝者」。
buddha families 佛部 (T. sang-gye chi rik): The families of the five Sambhogakaya buddhas and their five wisdoms.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can be expressed in terms of the predominant energy of one of these five families, and all deities in Tibetan iconography are associated with one of the five buddhas. In samsaric experience, the five wisdoms become translated into the five poisons, which are conflicting emotions. The five familie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colors, buddhas, wisdoms, and conflicting emotions are, respectively:(1) white, buddha, Vairochana, all-pervading wisdom, and ignorance; (2) blue, vajra, Akshobya, mirror-like wisdom, and aggression; (3)yellow, ratna, Ratnasambava, wisdom of equanimity, and pride; (4) red, padma, Amitabha, wisdom of discriminating awareness, and passion; (5) green, karma, Amoghasiddhi, all-accomplishing wisdom, and envy. (Lists taken from various sources may differ slightly.) 五報身佛部及其五智,世間一切皆可以五佛部之某一部的優越能量來表示,而西藏聖像學之所有本尊皆與某佛部有關。在輪迴經驗中,五智被轉成五毒,即煩惱,以下為五佛部之相關顏色、佛、智及煩惱。
buddha nature 佛性 (S. sugatagarbha; T. dezhin shekpai nyingpo): Refers to the basic goodness of all beings, the inherent potential within each person to attain complete buddhahood regardless of race, gender, or nationality. 指眾生之原具良善,不分種族、性別或國籍皆可成佛且眾人生來即有之潛能。
Buddhadharma 佛法 (S. ; T. san-gye chi cho, ten-pay ten-pa): The teachings of the Buddha. Often is used in preference to the term "Buddhism.". 佛陀之教法,較“佛教”一字為常用。
Bhaisajyaguru, Buddha 藥師佛
Bodhisattva 菩薩
Buddha of Infinite Light 無量光佛/阿彌陀佛
Buddha Simha 獅子吼佛
being 眾生: 眾生有六類:天人、阿修羅(非人)、人、畜生、餓鬼、地獄眾生。(譯註:「有情」則指這些眾生具有心識。)
Bodhicitta 菩提心: 為了利益眾生而要證得佛果的發願。
Bodhisattva 菩提薩埵、菩薩: 遵循菩提心之道,為了所有眾生而非只為自己,而希望證得佛果的人。可用來稱呼專注於修持菩提心的凡夫;或是證得正覺而住於菩薩十地之其中一地者。菩薩可能具有人身而住於世間,或是具有更微細的形體,住於其他地方。
Bodhisattva Posture 菩薩坐姿: 雙足盤起,左足後跟抵住會陰部,右足彎曲平放在前。
body 身: 一般的肉身,具有無數功德(特性),梵語稱 kaya。
buddha nature 佛性: 所有眾生本來具足的證悟潛藏力。
Budda 佛: 覺者、證悟者,例如歷史上的釋迦摩尼佛。藏語稱「桑傑」(Sangyay),「桑」(Sang)指不受煩惱、二元之見及無明的染污,「傑」(gyay)指無量的潛藏功德已得開顯。
bardo 中陰 (藏文,梵文antarabhava): 一般用來指稱死亡與投胎之間的中間狀態,此時心相續之流仍在尋找一個新的身體,因此是以「心智身」的形式流浪徘徊。在密續的修行裡,「中陰身」是個相當重要的時機,因為當我們處於從死亡進入中陰的這個過渡之點,正是心識的「淨光」自性顯現之時。同樣地,在中陰身的狀態,心會經歷到許多無量的外顯事物,稱之為「文武百尊」:寂靜與忿怒共一百種本尊會顯現於前。若是修行者能在這個時候領悟到,這些全都是心的自性之顯現,他就會得到解脫。參見Bardo Thödol與clear light。
Bardo Thödol 中陰聽聞得度 (藏文):西藏人對於死者的這種說明手冊是相當著名的,又稱為《西藏生死書》或《中陰度亡經》,字面上的意義為「在中陰狀態聽聞而得到解脫」。西藏人相信,在正要死亡或已經死亡的人面前大聲讀誦這本書,能夠幫助這位亡者認識到這些中陰的顯現外相乃是心的自性,於是能得到解脫而證悟。
basic clear light 基本淨光: 這種覺性的本初狀態,無法以概念架構、也不適用於任何的邏輯分類:無論是存在、非存在、存在而非存在、非存在而非不存在。參見clear light。
Bön 苯教(藏文): 西藏當地的民俗信仰傳統。雖然苯教的歷史與神秘學系統和佛教有著相當的區別,它仍然納入了大量藏傳佛教的哲學觀與禪修法。
brain stem 腦幹: 三種神經解剖構造的通稱:延髓、橋腦、與中腦。腦幹自腦的底部開始延伸,從脊柱的前方,連接至大腦的中央區域。主要處理來自頭部、頸部、與臉部之皮膚與關節的感覺,以及像是聽覺、味覺、與平衡等專門的感覺。這個地區的神經網路也相當錯綜複雜,以便能調節各種腦部的「狀態」,例如醒時的意識與睡眠的不同階段。
Bardo 中陰、中陰身 (bar do): 字義為「介於兩者之間」,也就是中間的過渡狀態。中陰身的種類有許多,但最常提及的是介於死亡與投胎之間的過渡狀態。
Bodhichitta 菩提心 (byang chub sems): 成佛想、證悟心。這是大乘法門的關鍵修持。在相對的層次來說,指的是要為利益一切眾生而來成佛的心願,以及完成這個目標所需要的修持。而以絕對的層次來說,指的是對於自我與法界(現象)究竟自性的直觀洞察力。
Bodhisattva 菩薩、菩提薩埵 (byang chub sems dpa’): 行於成佛道、修持慈悲心與六度行,誓言要為利益一切眾生而來成佛的修行者。藏文的字面原意是「具有證悟心的勇者」。(譯注:有關六度行,請見Sutrayana的解釋)
Buddha 佛、佛陀 (sangs rgyas): 除去二障並圓滿二智者。「二障」指的是煩惱障(此乃痛苦之因)與無明障(此令我們無法全知);「二智」指的是了知法界的兩種自性:究竟與相對。
Buddhafield 淨土、佛土、佛域、佛國 (zhing khams): 某佛陀或某菩薩經由證悟的願力、加上有情眾生的福報力量,兩者相應所顯現的面向或世界,稱之為淨土或佛土。投生於此處的眾生,可在證悟道上迅速增益而不會落入下三道。不過,我們也要了解,任何的地方,當被觀為俱生智慧的清淨顯現之時,實際上便是淨土。
Bija 點字、能量、種子、或根本之力:在「點字咒」或「種子字」裡,匯集了實相本質的某些層面,並以象徵性或擬音式的聲音形式來顯現。在香巴拉法教中,作者將本初的那一點稱之為「點」。請參考「咒」與「嗡、啊、吽」。
Bodahisattva 菩薩:字義為覺醒的人。菩薩便是一位發願要捨棄己利、幫助他人離苦得樂的人。在佛法中,菩薩則特指發願修持六度萬行的人,六度又稱為「六波羅密」(Paramita音譯),分別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與智慧。
Buddhadharma 佛法:佛陀所教導的真理。參見「法」。
Buddha-Nature 佛性:一切眾生原本具足的證悟本性。在香巴拉法教中,基本良善的概念與佛性是相近的。請見「如來藏」。
Bhiksu 比丘 (巴利文音譯bhikkhu): 受具足戒之佛教僧眾。在藏傳佛教的寺院傳統中,一位出家男眾所受的具足戒共有兩百五十三條;而沙彌(見習僧)則為三十六條。
Bhiksuni 比丘尼:受具足戒之佛教尼眾。雖然在幾個世紀以前,藏傳佛教中的尼眾具足戒傳承已然失傳,但在中國的顯教中,仍存有尼眾具足戒的傳承。與沙彌一般,藏傳佛教的見習尼眾也要守戒三十六條。而一位出家女眾所受的具足戒,則共有三百六十四條。
Bodhisattva 菩薩:大乘佛教中的主要宗教概念。一位菩薩乃是對於眾生已然生起無私無偏悲心的人,同時也是為求究竟佛果而修行的人。因此,菩薩不僅奉獻己身為利眾生,也要誓願引領一切有情成就圓滿證悟。見Bodhisattva ideals;Buddhahood。
Bodhisattva ideals 菩薩道:菩薩道包括了為求個人修持的「六度」以及為助眾生開啟心性的「四攝法」。「六度」(又稱為六波羅密、六圓滿),分別為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般若)。「四攝法」則包括給予急需(佈施)、柔和聲語(愛語)、指引善惡(利行)、以身示現(同事)。一位菩薩在生起為利眾生而來成就佛果的宏願之後,便要誓願力行這些修持。
Brahman 梵天:印度古時一些不屬於佛教的哲理學派所主張的重要形而上學的概念。粗淺地說,梵天意指著一種絕對的東西、存在的基礎,也就是所有存在的最初來源。在這個意義之下,現象世界乃是一種唯有我們仍然認為有所分別而獨立的自我時、才存在的幻象。而這種幻象,只有在我們認識到梵天的真實自性之後,方會不再出現。見No-self。
Buddha 佛陀:字義上為「覺者」、覺醒的人。當一個人達到證悟的境界,離於一切的缺失、圓滿所有的功德時,他便具備了完整的能力來利益他人。見Buddhahood。
Buddhadasa Bhikkhu 佛使比丘,又稱佛使尊者(一九0六年至一九九三年):原文音譯為安賈‧布達達薩(Ajahn Buddhadasa),乃是泰國一位備受尊崇、但是同時也極受爭議的佛教上師。他在法教與修持上的開示充滿了啟發性,並且鼓勵在家眾與出家眾皆要積極參與社會福利工作。在他於一九九三年逝世之後,他在世界各國的眾多弟子仍舊繼續進行著廣泛幫助人類世界的志業。
Buddhahood 成佛:圓滿證悟的境界,色身與心智的缺失與染污皆被清淨與除去,所有的能力與善德皆已達到與完成。一般來說,「佛陀」可以用來稱呼任何一位達到圓滿證悟境界的人。因此,我們必須要清楚分辨所稱呼為「佛陀」者,指的是在歷史上出現的釋迦牟尼佛、還是某個成就證悟的人。見Enlightenment;Three Kayas。
Buddha Sakyamuni 釋迦牟尼佛( sangs rgyas sha kya thub pa):歷史上的佛。
基乘(BASIC VEHICLE)(theg dman ཐེག་དམན།,藏)(hinayana,梵)。字面的意義為「小乘」(相對於「摩訶衍那」或「大乘」而稱):聲聞乘與緣覺乘,旨在證得阿羅漢。
藏(BASKET)(sde snod སྡེ་སྣོད།,藏)(pitaka,梵)。經教的匯集,最初的形式為棕櫚葉做成的對開本,存放於籃子中。佛陀的法教大致分成三藏,分別為:律藏、經藏、論藏。
利樂,利益與安樂(BENEFIT AND HAPPINESS)(phan bde ཕན་བདེ།,藏)。輪迴的暫時利益安樂,與涅槃的究竟安樂。有時也譯為「安樂與寂靜」。
跋陀羅(BHADRA,梵)(bzang po བཟང་པོ།,藏)。「賢、善、好的」。佛陀弟子之一,佛曾教導了一部同名的經典。
薄伽梵(BHAGAVAN,梵)(bcom ldan ’das བཅོམ་ལྡན་འདས།,藏)。印度用語,對高度精神成就者的尊稱,佛教中對佛陀的一種稱號。藏文英譯的意思含有「超越」、「善德的勝者」之意,定義為「降伏(bcom བཅོམ།,壞)四魔,具(ldan ལྡན།,有)六種殊勝功德,不住輪迴與涅槃二邊且到達彼岸(’das འདས།,出)者」。
菩薩(BODHISATTVA,梵)(byang chub sems dpa’ བྱང་ཆུབ་སེམས་དཔའ།,藏)。為能饒益一切眾生而求證悟的大乘行者。 化身、應化身(BODY OF MANIFESTATION)(sprul sku སྤྲུལ་སྐུ།,藏)(nirmanakaya,梵)。佛果的面向之一,出於大悲心,為了度化世俗眾生而顯現。 報身、受用身(BODY OF PERFECT ENJOYMENT)(longs spyod rdzogs pa’i sku ལོངས་སྤྱོད་རྫོགས་པའི་སྐུ།,藏)(sambhogakaya,梵)。佛果的任運光明面向,唯有高度了證者方能感知。
梵天(BRAHMA,梵)(tshangs pa ཚངས་པ།,藏)。字面意義為「淨」;色界天眾之一類。
婆羅門(BRAHMIN,梵)。在印度社會結構中,屬於神職種姓者。
佛陀(BUDDHA,梵)(sangs rgyas སངས་རྒྱས།,藏)。遣除(sangs སངས།)二種遮障之暗,並開展(rgyas རྒྱས།)二種遍智(如理智、如所有智,knowing the nature of phenomena;以及如量智、盡所有智,knowing the multiplicity of phenomena)者。
佛國、淨土(BUDDHAFIELD)(sangs rgyas kyi zhing khams སངས་རྒྱས་ཀྱི་ཞིང་ཁམས།,藏)。透過佛或大菩薩證量之任運功德而顯現的淨土世界,有緣之眾生得以不墮入輪迴惡道,在此持續修行直到證悟。此外,對於任何身在之處,若能感知其為任運本智的清淨所顯,亦是淨土。
佛密大師(BUDDHAGUHYA,梵)(sangs rgyas gsang ba སངས་རྒྱས་གསང་བ།,藏)。「秘密之佛」。第八世紀印度的一位金剛乘大師,其弟子包括無垢友尊者及一些西藏修行人。
C
Causal vehicles 因乘 (rgyu’i theg pa): 小乘和大乘。此類教法的重點是把修行道視為脫離輪迴或成就無上佛道的因。 反之,果乘(金剛乘) 視佛果為眾生本來具足,修行只不過是清除讓我們無法證果的暫時障礙而已。
Channel, wind, and essence 脈、氣、明點 (rtsa rlung thig le;梵文 Nadi, prana, and bindu): 金剛身的組成元素。
Causal vehicles 因乘 (藏文拼音rgyu'i theg pa): 與小乘和大乘此二乘意義相同之詞。此二乘的修行者將修持當作是獲得佛果的起因。
Channel wind, and essence 脈、氣、明點 (藏文拼音rtsa rlung thig le): 物質軀體的脈(管道)、能量(氣、風息),以及精華明點。
Chö 斷法、斷境法(一般稱為施身法) (藏文拼音gcod,發音為「卻」或「倔」): 字面意義為「斬斷」。以《般若波羅蜜多經》為基礎,由瑪姬.拉準所制訂的修持體系,其目的在於斷除四魔與我執。是西藏八大佛教實修傳承當中的一支。
Chökyi Nyima Rinpoche 確吉.尼瑪仁波切 (藏文拼音chos kyi nyi ma rin po che): 噶寧講修寺(Ka-Nying Shedrub Ling Monastery)的住持,也是祖古.烏金仁波切的長子。在西方著有《大手印及大圓滿雙運》(Union of Mahamudra and Dzogchen)以及《當下清新覺智》(Present Fresh Wakefulness),皆由自生慧出版社(Rangjung Yeshe Publications)於 1987年出版。
Chittamatra 唯識 (藏文拼音sems tsam pa): 大乘中的唯識派,主張的見地是一切現象都「只是」「心」的顯現。
Cloud of Dharma 法雲地 (藏文拼音chos kyi sprin): 菩薩十地的第十地。
Coemergent 俱生 (藏文拼音lhan cig skyes pa): 心的兩個面向-顯分與空分-兩者同時存在。如教法所說:「俱生心即是法身,俱生顯相則是法身之光。」
Coemergent ignorance 俱生無明 (藏文拼音lhan cig skyes pa'i ma rig pa): 「俱生」意指與自己的心同時生起或同時存在,有如檀香與它的香氣。「無明」在這裡指不了知自心本性。在大手印的修持中,指迷妄的面向(迷分),忘失自心的時刻,使得迷惑想法發生。
Coemergent wisdom 俱生智 (藏文拼音lhan cig skyes pa'i ye shes): 一切有情眾生內在都潛藏所具的本有覺智。「智」在這裡指「本初無迷妄的覺智」。
Cognizant quality 能知力、認知特性 (藏文拼音gsa cha): 心本來具有的了知能力。
Common vehicles 共乘 (藏文拼音thun mong gi theg pa): 小乘佛教與大乘佛教的合稱,且相較於「不共乘」的金剛乘。
Complete enlightenment 正等正覺、完全證悟 (藏文拼音rdzogs pa's byang chub): 與「佛果」意義相同。
Completion stage 圓滿次第 (藏文拼音rdzogs rim): 「有相圓滿次第」是那若六法,「無相圓滿次第」是精藏大手印的修持。另參見「生起與圓滿」(development and completion)。
Concept and discernment 概念與辨別 (藏文拼音rtog dpyod): 粗的概念與細的辨別。
Conceptual ignorance 分別無明、概念無明 (藏文拼音kun tu brtags pa'i ma rig pa): 在金剛乘中,將主體與客體加以概念化的無明。在經部體系中,外加於其上的或「學習而得」的邪見。在大手印修持中,特別表示概念性的思考。
Confusion and liberation 迷惑與解脫 (藏文拼音'khrul grol): 與輪迴和涅槃意義相同。
Consciousness of the five senses 五根識 (藏文拼音sgo lnga'i rnam par shes pa): 對於視覺形象、聲音、氣味、味道,以及觸感的認知行為。
Cutting through 斷除 (藏文拼音khregs chod): 斬斷三時的意念之流。與「立斷」(藏文拼音trekcho,且卻)同義。
觀世音菩薩 (藏語Chenrezig ,梵語 Avalokiteshvara): 大悲的佛陀,是西藏最受喜愛的本尊(四臂觀音),其咒語為「嗡 瑪 尼 貝 美 吽」。
clarity 明性:與「空性」同為自心本性的特性。明性指動態的層面,包括了知與創造所有化顯的能力。
clear light 光明:指自心本性。
compassion 慈悲:願所有眾生遠離苦及苦因的願望。
consciousness 識:以二元的觀點來看,每個感官(根)都有其對應的「識」,而依據不同的分類方式,有六到八種的「識」。首先探討六識:
── 眼識 (色); ── 耳識 (聲); ── 鼻識 (香); ── 舌識 (味); ── 身識 (觸); ── 意識 (法)。
另有其餘二識:
── 受到干擾的「識」或自我的「識」(末那識),對應於煩惱在我們與現象之間的關係所造成的影響; ── 「識」的潛藏力或「含藏識」(梵語為alayavinana,阿賴耶識、遍基識),蘊藏所有業的潛伏制約力。
Chekawa Yeshe Dorje 傑卡瓦耶喜多傑 (1101-1175): 著名的噶當派格西(上師)。他將修心的法教制度化,成為七要點,讓人們更容易理解及接受。
Chenrezig 觀世音 (藏文,梵文 Avalokiteshvara 或 Lokeshvara): 慈悲的菩薩,佛陀「八親近弟子」之一。他是諸佛語的精義,也是諸佛慈悲的化身。他是三護主的三位菩薩之一(另兩位是文殊和金剛手),也是西藏地區及西藏人民的守護者。
Chod 施身法: 直接意思是「切斷」。 一種密續禪修的系統,根據無上般若般羅密多心經的法教,由巴丹巴桑傑帶到西藏。這種修行的目的在切斷一切對自我的執著。
circumambulation 繞塔: 一種虔誠的修行,具有高度功德,用順時鐘方向環繞神聖的物體,包括寺廟、舍利塔,聖山,或者上師的房子,甚至於上師本人。環繞的同時必須專注而具有覺心。
chakra 輪
(S.; T. khorlo, "circle, wheel"):
One of the five primary energy centers of the subtle body, located along the central channel at the crown of the head, throat, heart, navel, and genitals.
(圈、輪)微妙肉身五種主要能量中心之一,位居中脈所經之頭冠、喉、心、臍與密處。
Chenrezig 觀音菩薩(指白色) (T.; S. Avalokiteshvara): The bodhisattva of compassion; the union or essence of compassion of all the buddhas. His Holiness the 16th Gyalwa Karmapa was believed to be an emanation of Chenrezig, as is His Holiness the Dalai Lama. 大悲菩薩;諸佛悲心之結合或精髓,十六世大寶法王被視為觀音之化身,達賴喇嘛亦如是。
coemergent wisdom 俱生智慧 (S. sahajajnana; T. then chik che pay yeshe): The simultaneous arising of samsara and nirvana, giving birth to wisdom. 輪迴及涅槃之同生而產生智慧。
compassion 悲心 (S. karuna; T. nying-je): The motivation and action of a bodhisattva, and the guiding principle of the Mahayana path. Compassion arises from experiencing the suffering of oneself and others or from relinquishing one's attachment to samsara, or it may develop spontaneously from the recognition of shunyata. 菩薩之動機與行動,亦是大乘道的指導原則,悲心升起於體會個人及眾生之痛苦或放棄個人對輪迴之執著,亦可因對空性之認知而自然發生。
central channel 中脈
(梵文avadhuti):
依照密教的生理學來說,這是我們微細神經系統中的主要「神經」或「經脈」。透過各種瑜伽的技巧,能將心氣或能量循環入中脈,此時便有可能認識到自己的基本淨光。
cerebral cortex 大腦皮質: 腦半球裡薄層而迂迴的表面,由許多神經元的細胞(像是灰質)所組成。分為四大區塊:前葉、頂葉、顳葉、枕葉。
cerebrospinal fluid 腦脊髓液: 在四個腦室內流動的液體。由於各腦室之間彼此相通,這種液體因此可以循環而更新。 腦脊髓液具有各種功能,包括能夠保護腦部不受一些力量(例如重力)的影響,以及調節細胞外部的環境。
cerebrum 大腦: 在小腦與腦幹之外,腦部所具有的兩大半球。
chakra 輪(梵文): 字面上的意思為「輪」,或是中脈與其他氣(能量)所行經的脈之間的交會處;主要的四個輪在頭頂、喉嚨、心臟、以及生殖器的部位。
chosen deity 主修本尊 (梵文istadevata):在佛教的密續裡,個人密續修持的專修主尊稱之。 金剛乘對這類的本尊有極為詳密的描繪,包括各有各的駐錫宮殿、象徵飾物,各有各個所適合調伏的眾生習性。 一般來說,對於特定本尊的禪修是要幫助修行人主動控制自己的生命能量(氣),因而促發他能領悟自心的「淨光」本性。
circadian rhythm 生理時鐘、晝夜韻律: 這種晝夜的規律大約是以二十四小時為一個循環,最常見的便是人類的睡眠週期。
clear light 淨光: 當體內的氣被收入中脈之時,所出現的微細現象稱之。 我們的生命能量會在許多不同的時機被收入中脈,最常見的便是於睡眠和死亡時,或是在修行密續的禪定中。 當這種能量進入中脈,我們的心便會經歷「分解八相」或「死亡八相」,這包含了一連串的顯現、一直到淨光的出現。 這種對於淨光的經歷,像是一種「秋季的晨曦之前,清朗而無雲的天空」,代表著心最微細的狀態,而對此的覺察即是「自然淨光」。 若是修行者能夠維持這種「自然淨光」,便能領悟到自心的根本自性,這是因為淨光乃是一切其他心智內含物的微細基礎。 儘管差距極微,但是「睡眠淨光」並不像「死亡淨光」那般地微細,因為我們的氣在睡覺時尚未完全被收入中脈。 然而在死亡的時候,這些生命能量就會被全然收攝進來,所以死時所出現的淨光又被稱為「基本淨光」或「本初淨光」,因為此時我們的心是處於最微細而最基本的狀態。
consciousness(神經學上的)意識: 神經學對於「意識」並沒有一致性的定義;不過,該辭的用法與下列的用語相關: 省思性的察覺、對環境刺激物的選擇性注意與行為的監測、清醒狀態的某些層次、認知處理的整合等等。
consciousness(佛教所說的)識、心識: 佛教多數論師都把「心識」定義為「明覺」(明亮的察覺)。 「明」(梵文prabhasvara;藏文gsal ba)意思是「照明」或呈現客體(對象)的能力。 同時,心識之所以為「明」也因為它是「澄明」的,猶如開放空間,雖然具有內含物,但本身之內或自己本身都沒有固有而自存的內含物。 最後一點,心的明性意指著它的基本自性,也就是「淨光」。在具有明性的同時,心識也有「覺性」(梵文jnana;藏文rigpa),它會去知道或理解所出現的客體。因此,當人看見藍色時,心識的明性讓心中呈現出藍色,心識的覺性讓人理解並且用其他心智功能來操作所呈現的藍色,例如概念思考或記憶。
cooperative condition 緣、輔助情況: 為了讓某個特定的實質原因產生結果,所必須出現的情況。 例如,要讓種子形成綠芽的輔助情況便是土壤、溼度、陽光。
Circumambulation 繞行: 一種極具福德力量之虔誠修持,行者以專注力與覺察力、順時鐘方向繞行某個被視為神聖的對象,寺廟、舍利塔、聖山、聖地(房屋),或甚至是一位具德上師。
Chi 氣: 中國人常用來解釋生命能量的用語。 這裡所指的「氣」與香巴拉法教中所說的「風馬」(見第九章:「如何生起東方大日」)是相似的。
Chuba 裙袍: 西藏男女皆會穿著的傳統裙袍。 有各式各樣的衣料可以用來做這種裙袍,例如絲綢、羊毛、棉花、或是毛皮。
Causality 因果律則: 因果律則在佛教的思想與修持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以修持的角度來看,佛教的修行道很明顯地是有因有果的,因為它所強調的正是經由消除痛苦之因、來除去痛苦之果。 而痛苦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惡業,亦即當人們做出行為上、言語上、或心智上的負面行為時,在心中所留下的負面印記。 如此的印記,往後當自心經驗到不愉快的狀態時便會「成熟」,也就是這個做惡業的人將會感到痛苦。 另外,痛苦比較不那麼直接的原因,便是引人去做出負面行為的態度與心智習氣;而痛苦最最根本的原因,則是無明,也就是對於這個相對而變化無常的實相,習慣性地誤認為是固定而絕對的。以較為哲學的角度來看,因果律則乃是緣起最明顯的模式,這種具有因果性的緣起依他常用來顯示,由於一切事物皆必須要依他而生,因此一切事物就必然沒有任何固定而自性的要素。見Four Noble Truths;Interdependence;Karma。
Chandrakirti 月稱菩薩: 中觀應成派的主要論師之一。
Chenrezig 四臂觀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為諸佛大悲之化身,乃是殊勝悲心的展現,在西藏主要以一面四臂為形象的觀世音菩薩最受到一般信眾的尊崇。 西藏人相信,四臂觀音乃是西藏的守護本尊,而所有歷代的達賴喇嘛也都被視為這位本尊的化身示現。
能仁(CAPABLE ONE)(thub pa ཐུབ་པ།,藏)(Muni,梵)。釋迦牟尼佛的稱號之一,常譯為「大威能者」(Mighty One)。之所以稱為「能者」,是因為當祂在菩薩位時,沒有誰能像祂那樣懷著超群的勇毅來調伏見地、煩惱、行為皆甚粗鄙的最不具福報眾生。在賢劫一千零二位佛之中,唯此慈師具有利益此等眾生的大力或能耐。
中脈(CENTRAL CHANNEL)(rtsa dbu ma རྩ་དབུ་མ།,藏)(avadhuti,梵)。微細身的中軸。相關解釋會因特定的修行方法而有所差異。中脈代表著不二的智慧。 遮末羅洲、貓牛洲、拂塵洲、妙拂洲、拂洲(CHAMARA,梵)(rnga yab རྔ་ཡབ།,藏)。印度語中的「扇」或「蠅拂」,傳統以牛尾製作;「扇」也作為皇室象徵。根據印度宇宙學,遮末羅洲為西南方的中洲。
月官論師(CHANDRAGOMIN,梵)(go mi dge bsnyen གོ་མི་དགེ་བསྙེན།,藏)。「皎月居士」。第七世紀印度的大師,擁護唯識(Cittamatra)體系。因其與中觀(Madhyamika)大師月稱論師(《入中論》作者)的辯論,以及餘生皆持守居士八關齋戒(梵:upavasa ,音譯:優波婆娑,意譯:近住、善宿;通常的齋期為二十四小時)而著稱。
八思巴法王(CHÖGYAL PAKPA,藏文讀音)(chos rgyal ’phags pa blo gros rgyal mtshan ཆོས་རྒྱལ་འཕགས་པ་བློ་གྲོས་རྒྱལ་མཚན།,藏)。舉足輕重的薩迦傳承大師八思巴‧洛哲堅贊(Chögyal Pakpa Lodrö Gyaltsen,1235-1280,譯註:洛哲堅贊為八思巴本名,意譯:聖者慧幢),為薩迦班智達(Sakya Pandita)之侄。身為薩迦第五位祖師,八思巴亦身兼元朝蒙古皇帝忽必烈汗(Kublai Khan)的國師,在藏地扮演重要的政治角色。
繞行朝禮(CIRCUMAMBULATION)(skor ba སྐོར་བ།,藏)。禮敬的方式之一,包括:保持專注與覺知,以順時鐘方向繞著神聖的對境,例如:廟堂、佛塔、聖山,上師的駐錫地,甚至是上師本人。
佛子(CLOSE SONS)。請見「八大佛子」(八大心子)。
誓言、三昧耶(COMMITMENT)(dam tshig དམ་ཚིག,藏)(samaya,梵)。字面的意義為「承諾」。在金剛乘中,上師與弟子之間,以及金剛手足之間的神聖連結。三昧耶的梵文意義含括:應允、約定、約定俗成、戒律、規範等。細節雖繁,但從弟子的角度來說,最主要的誓言在於視上師的身、語、意皆為清淨。
勝者(CONQUEROR)(rgyal ba རྒྱལ་བ།,藏)(Jina,梵)。亦為「勝利者」(Victorious One)。對佛的通稱。
佛母、明妃(CONSORT)(1)嫞(yum ཡུམ།,藏),與男性本尊(佛父,yab ཡབ།,藏)雙運的女性本尊。佛母象徵智慧,與善巧方便(佛父象徵)無二無別,兩者也代表空界與覺性無二無別。(2)桑嫞(gsang yum གསང་ཡུམ།,藏)。字面意思為「秘密母」,即偉大上師的妻子。
界(CONSTITUENTS)(khams ཁམས།,藏)(dhatu,梵)。(1)十八界包含了所知的一切現象: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心識現象);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以及相對應的六識。(2)五大種:地、水、火、風、空。
梵穴(CROWN OPENING)(tshangs pa’i bu ga ཚངས་པའི་བུ་ག,藏)(brahmarandhra,梵)。字面的意義為「梵天之孔」。在微細身的構造裡,指的是中脈(rtsa dbu ma རྩ་དབུ་མ།,藏)終點的頭頂處。
輪迴(CYCLIC EXISTENCE)(’khor ba འཁོར་བ།,藏)(samsara,梵)。字面的意義為「輪」。眾生因業與煩惱所受的苦果,在無止盡的生、死、再次投生中流轉。
D
Dakpo Kagyu 達波噶舉傳承 (藏文拼音 dvags po bka' brgyud): 經由岡波巴所傳下來的噶舉派。岡波巴的另一個名諱為「達波拉傑」,意思是「達波的醫生」。
Defiled mind 迷妄心、染污心(末那識) (藏文拼音 nyon yid, nyon mongs pa'i yid kyi rnam par shes pa): 心的一個面向,取遍基為參考點而形成「我是」的想法,是八識的其中一識。{譯註:具恆審思量之性,又稱思量識;為第六識意識之所依識。}
Definitive meaning 了義、究竟義 (藏文拼音 nges pa'i don): 對空性與明性的直接教導,與其相對的是通往了義的方便義(不了義)。
Dependent (藏文拼音 gzhan dbang) 相依、依他起。 根據唯識派與瑜伽行派的哲理,是「三性」的其中一種。 [中譯註:「三性」為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
Dependent origination 相依緣起 (藏文拼音 rten cing 'brel bar 'byung ba): 一切現象「依賴」本身的因與其個別條件的「緣」而發生的自然法則。 「沒有任何現象是無因而顯現,且沒有任何現象是由無因的創造者所造,而是所有現象完全是依著因和緣的相遇而發生」的事實。
Desire Realm 欲界 (藏文拼音 'dod khams): 欲界中包含地獄眾生、餓鬼、畜生、人、阿修羅,以及欲界天人六處居所的天人。 由於受粗重貪欲和執著所起的心意痛苦而折磨,因此稱為「欲界」。
Desire, Form and Formlessness, the realms of 欲界、色界、無色界 (藏文拼音 'dod gzugs gzugs med kyi khams): 輪迴中的三界。
Development and completion 生起與圓滿 (藏文拼音 bskyed rdzogs): 金剛乘修持中的兩個面向。生起次第是由心所造作。 圓滿次第是指安住於不造作的心性之中。 參見個別詞條「生起次第」(Development stage)與「圓滿次第」(Completion stage)。
Development stage 生起次第 (藏文拼音 bskyed rim, utpattikrama): 金剛乘修持中的兩個面向之一,即以意念創造清淨的形象,以便淨化習氣。參見「生起與圓滿」(Development and completion)。
Dharma 法 (藏文拼音 chos): 大寫時(Dharma)指的是佛法;小寫時(dharma)指的是現象或心的對境。
Dharma sections 法類 (藏文拼音 chos kyi phung po): 不同教法的整體類別,例如佛語的八萬四千法類。
Dharma-door 法門 (藏文拼音 chos kyi sgo): 諸佛教法的譬喻性表示。
Dharmadhatu 法界 (藏文拼音 chos kyi dbyings): 「現象的領域」,在此「真如」之中,空性與相依緣起無二無別。 在這裡的「法」(Dharma)指實相,而「界」指沒有中間或邊圍的空間。另一個解釋是超越生、住、滅的「現象自性」。
Dharmadhatu palace of Akanishtha 色究竟天法界宮、奧明法界宮 (藏文拼音 'og min chos kyi dbyings kyi pho brang): 對法身佛金剛持居所的譬喻性表示。
Dharmakaya 法身 (藏文拼音 chos sky): 佛三身中的第一身,沒有任何構想概念,有如虛空。一切現象的自性指稱為「身」。應依據基、道、果做個別了解。
Dharmakaya of self-knowing 自明了法身 (藏文拼音 rang rig chos sku): 自心的法身面向。
Dharmakaya Throne of Nonmeditation 「無修」的法身寶座 (藏文拼音 bsgom med chos sku'i rgyal sa): 「無修」瑜伽的最後一個階段,執念與概念心完全瓦解,有如離於智識性禪修雲層的一片雲。與圓滿證悟意義相同。
Dharmata 法性 (藏文拼音 chos nyid): 現象與心的自性。
Dhyana 禪那、靜慮 (藏文拼音 bsam gtan): 心的專一狀態,仍帶有執念。此外,亦指由此心的專注狀態而產生的天界。
Disturbing emotions 煩惱 (藏文拼音 nyon mongs pa): 欲望(貪)、憤怒(瞋)、迷妄(癡)、驕傲(慢)、嫉妒(忌),這些會使自心疲累、受到干擾以及折磨。
Dohakosha 道歌文集,音譯多訶具舍 (藏文拼音 do ha mdzod): 大手印傳承的印度大師們,因自然流露所作的即興金剛道歌文集。
Drukpa Kagyu school 竹巴噶舉教派 (藏文拼音 'brug pa bka' brgyud): 從岡波巴傳到帕摩竹巴的噶舉派教法。
Dualistic phenomena 二元現象、分別法 (藏文拼音 gnyis snang): 由「能知者」與「所知境」所建構而成的經驗。
Dzogchen 大圓滿 (藏文拼音 rdzogs pa chen po; rdzogs chen): 超越因乘的教導,在人間是由大持明者噶拉.多傑(Garab Dorje)首傳。
Dzogchen of Natural State 本然狀態大圓滿、實相大圓滿 (藏文拼音 gnas lugs rdzogs pa chen po): 與「立斷」見地意義相同,並與「精藏大手印」意義相同。
dakini 空行母: 一些女性的聖眾。大部分的空行母均已從輪迴解脫。
dedication 迴向: 願經由善行所積聚之任何福德皆能成為利益一切有情而證悟的基礎。
Dharma 佛法: 佛陀的教導,或修行的道路。
Dharmakaya 法身: 究竟之身,指超越任何時空分別的狀態,對應於空性。
金剛薩埵 (藏語Dorje Sempa,梵語Vajrasattva): 金剛乘本尊,為淨障法的根源。金剛薩埵的法門,包括觀想和持誦百字明咒。
Deity 本尊 (T. Yidam): 密咒乘觀想和禪定中所用的佛像。 這一類本尊可以是男性或女性、祥和或憤怒,在究竟上被視為與禪定者之心無二無別。
Dharma 法 (T. chos): 釋迦牟尼佛及其他覺醒者所開示的法教,帶領眾生走向證悟之道。 法有兩種面向:所口傳之法,也就是實際的開示,以及了悟之法,也就是透過對法的修行而達成的了悟及智慧。
Dromtonpa 種敦巴(1005-1064): 阿底峽尊者最主要之西藏弟子,噶當派創立者,瓦君寺的建造者。
Dzongchen 空行 (T. rdzogs chen): dakini-(S.; T. khandroma, "space walker"). A wrathful or semiwrathful female yidam, signifying the feminine energy principle. The dakinis are crafty and playful, representing the basic space of fertility out of which both samsara and nirvana arise. They inspire the union of skillful means and wisdom. More generally, a dakini can be a type of messenger or protector. A daka is the male counterpart to a dakini. (空中行走者)忿怒或半忿怒女性本尊,表示女性能量要素,空行母是狡猾且愛開玩笑的,代表著輪迴與涅槃所升起處的富饒基本空間,她們激發善巧方便及智慧的結合,更普通來說,可指某種傳訊者或保護者,daka則為相對於dakini的男性角色。
damaru 手鼓、顱鼓 (S.): A small hand drum, usually two-headed, made of either skulls or wood, and used frequently in Vajrayana practice. 小手鼓,常具二面,以頭顱或木頭製造,在金剛乘修法中常用。
dark age 末法時期: The present world age, characterized by degraded society, warfare, perverted views, and lack of faith in spirituality, including the degeneration of all discipline, morality, and wisdom. 現在的時期,特性為降級的社會、爭鬥、邪見及對心靈精神失去信心,此項包括所有戒律、道德及智慧的墮落。
Dewachen 極樂世界 (T., "great bliss"; S. Sukhavati): The western pure land of Buddha Amitabha. One can practice meditation and achieve enlightenment in the pure lands without danger of falling into the cycle of samsara. Not to be confused with heaven, or the realm of the gods, which in Buddhism is considered to be only a materialistic paradise. (極樂)阿彌陀佛之西方淨土,在此淨土可修習禪定並達證悟而不會再有落入輪迴危險,勿與“天堂”混淆,亦非天神之界,在佛教中視此為物質化(唯物)的樂園。
dharma 法 (S.; T. cho, "truth, law"): There are thirteen different meanings altogether for the word "dharma." It can refer to the ultimate truth, the Buddha's teaching, or the law governing all existence. 此字有十三種解釋,可指究竟真理,佛陀教法或控制一切存在之定律。
Dharma protector 護法 (S. dharmapala; T. cho chong, "protector of the Dharma"): A type of deity who protects the practitioner from deceptions and obstacles. Although usually wrathful, the Dharmapalas are compassionate, performing the enlightened actions of pacifying,enrichings,magnetizing, and destroying,thus protecting the integrity of the teachings and practice. 一種本尊,乃保護行者遠離迷惑及障礙,雖然常現忿怒相,護法是悲心的,展現息、增、懷、誅之證悟行為,如此來保護教義與修習(實修)的整合一致性(完整)。
Dharmachakra 法輪 (S.; T. cho chi khorlo, "wheel of Dharma"): Generally, this term is used in expressions such as Dharmachakra pravartana ("turning the wheel of Dharma"), which refers to teaching the Dharma. More technically, it can refer to the heart chakra. 一般來說常用於表示如“轉法輪”之意,所指為教導佛法,技術上而言可指心輪。
Dharmadhatu 法界 (S.; T. cho-ying, "sphere of Dharma"): The all-encompassing space or unconditional totality-unoriginating and unchanging-in which all phenomena arise, dwell, and cease. (法之範圍)包容一切的空間或不受因緣影響的完全(整體性)─不源生亦不改變─一切現象自此升起、住留且停止。
Dharmakaya 法身 (S.; T. choku, "body of truth"): Enlightenment itself, wisdom beyond any reference point-unoriginated, primordial mind, devoid of content. see Trikaya. (真理之身)證悟本身、超越任何考證的智慧─非源起的,原始即具的心,並無容量可言,見Trikaya。
Dharmata 法性 (S.; T. cho-nyi, "Dharma itself"): The essence of reality; completely pure nature. (法本身)真實的要素;完全地清淨本性。
doha 金剛詩偈、證道歌 (S.): A verse or song spontaneously composed by Vajrayana practitioners as an expression of their realization, as for example the Dharma songs collected in the Rain of Wisdom. 金剛乘行者在表示其了悟時自發所寫的詩節或歌曲,譬如「智慧之雨」一書中所收集的〔法曲〕*歌偈。
deity yoga 本尊瑜伽、本尊相應法: 在密續的修持中,觀想自身為佛等本尊的法門。想像自己置身於成佛的果位,據說可以生起即身成佛的必要緣起。參見chosen deity、Vajrayana。
delok 瀕死經歷(藏文): 極度瀕臨死亡的形式。當人生病或意外之後,可能好幾天都躺在床上無法移動,此時見證到由於自己業力而需在中陰狀態與來生來世所要承受的痛苦,接著再度返回人間。
desire realm 欲界: 佛教宇宙觀的三界之一,其他兩者為色界、無色界。 這是三界中最不精微的存在狀態,居住此處的眾生身心兩者都是粗濁的。 稱為「欲界」的原因即是居住此處的眾生其主要動機為欲望。 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人道、阿修羅道(忌妒心重的神)以及部分天道的眾生屬於這個存在界中。
deva 天神(梵文): 神、天道的眾生。有些天神居住在欲界輪迴的最高層次,其他則居住於色界與無色界。 天神的壽命極長,並且享有各種感官上與禪修而來的愉悅;因此一般來說都缺乏想要覺醒證悟的出離心。 譯註:然而一旦福報享盡,必須要再墮入輪迴,在這之前便會受到極大的痛苦,因為天道眾生有能力看到自己的未來,所以更使痛苦加倍。
dream body 睡夢身: 睡夢中所具有的外顯身體形象。無上瑜伽密續修持的圓滿次第瑜伽修行中,睡夢身的生起會以如幻身的影像出現。
dream yoga 睡夢瑜伽: 這個修持和西方所稱的「清明夢」(於夢中保持清明)接近,修行人對於夢境的自性加以察覺,讓作夢的狀態成為修行的途徑之一。
drongjuk 奪舍法(藏文): 瑜伽師將自己的心識轉移到死屍上並使其復活的瑜伽法門。 從歷史上來看,這個法是由馬爾巴大譯師(1012-1097)從印度帶到西藏,不過之後由於馬爾巴的兒子意外死亡,此法因而失傳了。
Dzogchen 大圓滿(藏文): 藏傳佛教寧瑪派的最高密續禪修法門。 修行人直接而不經造作地生起對於法身境界的認識。 必須依賴具德上師對於自心本性的引介與其後的個別指導。
Dakini 空行、空行母 (mkha' 'gro ma): 與智慧相關的女性主尊。具有許多層次的意義。 一般所稱的空行具有特定程度的精神力量,智慧空行則是全然的了悟者。
Dharma 法、佛法 (chos): 釋迦牟尼佛與其他證悟者所傳授而示現證悟道的法教主體。具有兩個層面:「所傳之法」(lung gi chos)指的是實際傳授的法教,以及「所悟之法」(rtogs pa’i chos)或說是智慧境等,指的是經由修持這些法教所達到的功德境界。
Dharmakaya 法身 (chos sku): 究竟身、真實身;乃空性之體。
Dzogchen 大圓滿、阿底瑜珈 (rdzogs chen,梵音mahasamdhi,atiyoga): 寧瑪派所分「九乘」中的最高見地法門。
Dharma 法、常態、現象、或是律則: 常用來指佛法、佛陀的法教。也可以說是實相的基本顯現,或是現象世界的各個要素。
Dharma Art 佛法藝術: 作者所自創的藝術型式,以毫不憤怒、毫無侵犯的精神來展現實相真理。
Drala 爪拉(音譯): 在香巴拉的法教中,特指超越憤怒而不再侵犯的顯現、能力、或勇氣。 儘管有時翻譯為「戰神」,但作者的用意乃是超越戰爭的一種力量或能量。
Deer Park Sermon 鹿野苑轉法輪: 釋迦牟尼佛於悟道之後在鹿野苑初轉法輪所講的便是「四聖諦」。當釋迦牟尼佛於印度北部現稱為菩提迦耶(Bodhgaya,位於Bihar比哈省)處的菩提樹下禪修多時而成道之後,佛陀便離開了當地而前往今為印度北部瓦拉納西市(Varanasi,古稱「波羅奈斯國」)之近郊、現稱為薩那斯(Sarnath,意思為「鹿主」,古時鹿野苑之所在地,於瓦拉納西以北約六公里)的地方。在此他遇見了他之前曾經一起修持極苦苦行的五位苦行僧。當他們遠遠看見了佛陀時,這五位同伴刻意地迴避他,因為他們認為佛陀很明顯地已經捨棄了修持極苦苦行的誓戒。然而,當佛陀走近他們時,由於佛陀所散發出來的喜悅與了悟是如此地令人無法抵擋,因此他們便請求佛陀開示他所了悟的見地。釋迦牟尼佛於是開始了他第一次的正式傳法,並且鼓勵這五位先前的同伴捨棄極端的享樂主義或苦行主義。他並指出,這樣的行徑只會帶來更多的痛苦,因此佛陀闡述了「中道」來避免各種的極端。他這次的講經說法主題為「四聖諦」,這也是佛陀所了悟的內涵精髓,重點在於教導弟子滅止痛苦的方式。見Four Noble Truths。
Dhammapada 法句經、曇缽經 (梵文音譯Dharmapada): 這部經典乃是所有佛經中相當著名的一部。 它包括了四百二十三個偈頌,描述了佛教對於人類狀態的主要解釋。 目前市面上的英文翻譯版為Penguin Classics於一九七三年所出版的「The Dhammapada」。
Dharma 法、達摩 (巴利文音譯Dhamma,藏文音譯chos): 語源學上的原來意思為「去把持」,衍伸出來的意義則指佛陀的法教,「諦」、或是「道」,以及這些法教的修持方法:在這個意義之下,達摩即是阻止我們再去製造痛苦與苦因者。藏文的同義語,原意為「改變」或「轉變」,指的是心靈轉變的過程以及由此而來的成果。這個用語也有許多其他的不同用法。舉例來說,在某部經文即指出它的十種意義:所覺知的現象、道路、涅槃、心識的對境、功德、生命、經典、物體、規律、以及教義傳統。見Three Jewels。
Dharmakaya 法身: 佛陀的真實身。見Three Kayas。
Duhkha 痛苦: 一般的翻譯為痛苦,意指著一切存在之根本的令人不滿與短暫本質,為「四聖諦」之第一諦。見Four Noble Truths。
Dzogchen 大圓滿: 字面上的意思為「偉大的完美」,而大圓滿的法教乃屬於金剛乘的一部份,重點為對於本初覺智的了悟,並以此為成就證悟的法門。
空行母(DAKINI,梵)(mkha’ ’gro ma མཁའ་འགྲོ་མ།,藏)。字面的意義為「在虛空中移動、行走」。與智慧和上師佛行事業有關的陰性體現。這個詞彙具有多個不同層面的意思,「世間空行母」是指擁有一定程度精神力量的眾生;「智慧空行母」則是全然了證者。
手鼓(DAMARU,梵)。由兩個碗狀的鼓背相對所固定而成的手持小鼓,其腰間垂以兩條鼓槌細帶,持鼓者快速地來回搖動,擊面出聲。有些手鼓是由兩片頭蓋骨相接而成,故此也稱為「顱鼓」。
業(DEEDS)(las ལས།,藏)(karma,梵)。在本書中也譯為「行為」或「過往的行徑」。這個詞彙意味著:無論善或不善的行為,都會產生業力而含藏在每個眾生的心續當中,直到感得樂果或苦果(通常在另一世),如此業果方為耗盡。雖然「karma」(音譯:羯摩)在梵語中單純意指「行為」,但它已被廣泛用來指稱過往行徑的結果(las kyi ’bras bu ལས་ཀྱི་འབྲས་བུ།,藏),有時造成誤解,以為「業」等同「命運」,後者為「超乎個人掌握之外」的意思。然而佛法對「業」法則的教導,則含括整個行為的過程和所致來世的果報,並且絕對是人人皆可自行掌控的。請見「因果法則」。
五濁惡世、濁世(DEGENERATE AGE)(snyigs dus སྙིགས་དུས།,藏)(kaliyuga,梵,又稱鬥諍期)。此期間的眾生壽命短減(命濁)、煩惱遽增(煩惱濁)、眾生本身特別難以度化(眾生濁)、戰爭和饑荒四起(劫濁)、邪見橫生(見濁)。
提訶洲、身洲(DEHA,梵)(lus ལུས།,藏)。字面的意義為「身」。東勝身洲以南的中洲。 本尊(DEITY)(lha ལྷ།,藏)(deva,梵)。此一名相專指佛或智慧本尊,有時亦指財神或護法,與欲界、色界、無色界中尚未得證的世間神祇有所差異。
非天、阿修羅(DEMIGODS)(lha min ལྷ་མིན།,藏)(asura,梵)。亦稱為「善妒神」。此類眾生因本性善妒而糟蹋了生於善趣的福報受用,總是與天道的天人爭戰。 魔(DEMON)(bdud བདུད།,藏)(mara,梵)。在佛教禪修、修持中,「魔」泛指任何障礙證悟的生理或心理因素。請見「四魔」。
決定解脫(DETERMINATION TO BE FREE)(nges ’byung ངེས་འབྱུང་།,藏)。也譯為「出離心」,渴求能從輪迴中解脫的深切希願。
提婆達多(DEVADATTA,梵)(lhas byin ལྷས་བྱིན།,藏)。「天授」。佛陀的堂兄,因善妒而使其無法從佛陀的法教中受益。
達納果夏湖(DHANAKOSHA,梵)。「財富之寶藏」。位於鄔地亞那國境內,蓮花生大士出世的湖泊。
法、佛法(DHARMA,梵)(chos ཆོས།,藏)。佛陀的教義,透過兩種方式傳授:經典所教之法(教法)和修行所證之德(證法)[譯註:合稱「教證二法」]。請注意,在梵文中,「法」有十個主要意義,包括「一切可知之事物」。世親菩薩以佛教概念將法定義為「具防護力之法」(protective dharma)(chos skyobs ཆོས་སྐྱོབས།,藏):「能導正(’chos འཆོས།)各個煩惱怨敵,並防護(skyobs སྐྱོབས།)行者墮入惡趣,此二特性乃其他修持傳統(譯註:應指外道)所缺者」。
護法(DHARMA PROTECTOR)(chos skyong ཆོས་སྐྱོང་།,藏)(dharmapala,梵)。護法藉由保護法教免遭摻雜、保護傳承免遭中斷或扭曲,而成辦上師的佛行事業。護法有時為佛或菩薩之化現,也可能是經大師降伏而成為具誓護法之神、鬼、魔。
金剛(DIAMOND, ADAMANTINE)(rdo rje རྡོ་རྗེ།,藏)(vajra,梵)。字面意義為「石中之王」。基於金剛的七種特質(金剛七法:不斷、不毀、真實、堅硬、牢固、無礙、不敗)而名。「金剛」與「堅石」用來代表實相不變、不毀的本質,故此用以代表證悟者的身、語、意、智慧、禪定、威儀等等。「金剛」一詞源於帝釋天所用的兵刃(vajra,金剛杵,印度語),在本書當中皆以同一詞來彰顯其所象徵的意義。
金剛持(DIAMOND BEARER)(rdo rje ’chang རྡོ་རྗེ་འཆང་།,藏)。請見「金剛持」。
金剛者(DIAMOND BEING)。請見「金剛薩埵」。
金剛兄弟姐妹(DIAMOND BROTHERS AND SISTERS)(rdo rje spun grogs རྡོ་རྗེ་སྤུན་གྲོགས།,藏)。從同一位金剛上師壇前領受灌頂的男女眾,稱為金剛手足。
持金剛(DIAMOND HOLDER)(rdo rje ’dzin རྡོ་རྗེ་འཛིན།,藏)。金剛乘傳承與證量之持有者。金剛持的另一稱號。
金剛上師(DIAMOND MASTER)(rdo rje slob dpon རྡོ་རྗེ་སློབ་དཔོན།,藏)。金剛乘之上師。
金剛跏趺坐(DIAMOND POSTURE)(rdo rje dkyil krung རྡོ་རྗེ་དཀྱིལ་ཀྲུང་།,藏)(vajrasana,梵)。指兩腳交疊盤在腿上的坐姿。
金剛乘(DIAMOND VEHICLE)(rdo rje theg pa རྡོ་རྗེ་ཐེག་པ།,藏)(vajrayana,梵)。旨在了證如金剛般自心本性的修行乘道;與「密咒乘」同義。
墮罪(DOWNFALL)(ltung ba ལྟུང་བ།,藏)。因違犯(出家戒等)律儀所致的過失。 二元、二取(DUALISTIC)(gnyis ’dzin གཉིས་འཛིན།,藏)。字面意義為「執(或取)二者」。「自」和「他」的概念,或認為有「主體」與「客體」的概念。
E
Eight collections of consciousnesses 八識 (藏文拼音 rnam shes tshogs brgyad): 遍基識(即第八識:阿賴耶識)、意識(即第六識)、煩惱心(即第七識:末那識),以及五根識(即第一到第五識)。
Eight deviations 八種偏離 (文拼音 shor sa brgyad): 四種根本和四種暫時的歧途。
Eight Practice Lineages 八大實修傳承
(藏文拼音 sgrub brgyud shing rta brgyad):
在西藏興盛廣傳的八個獨立教派:寧瑪巴(舊譯傳承)、噶當巴(佛語傳承)、瑪爾巴噶舉(瑪爾巴口耳傳承)、香巴噶舉(香巴口耳傳承)、薩迦(道果傳承)、究竹(覺囊派)、息法(能寂派),以及斷法(斷境派)。
Eight qualities of mastery 八自在功德 (藏文拼音 dbang phyug brgyad)
Eight worldly concerns 世間八法、世間八風 (藏文拼音 dbang phyug brgyad): 貪戀獲利、享樂、稱讚、美譽,以及拒斥衰損、痛苦、譏責,以及毀謗(惡名)。
Eightfold noble path 八正道 (藏文拼音 'phags lam gyi yan lag brgyad): 字面意義為「聖者之道的八個面向」,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八正道在「修道」位上得以圓滿。
Eighty inherent thought states 八十性妄(八十自性尋思) (藏文拼音 rang bzhin brgyad cu'i rtog pa): 三十三種來自於瞋怒,四十種來自貪欲,七種來自癡妄。首先,來自於瞋怒的三十三種性妄,根據聖天菩薩所著《行持總論》(Spyod bsDus)為:冷漠、中等冷漠、極度冷漠、念來、念去、悲傷、中等悲傷、強烈悲傷、沉著、概念化、恐懼、中等恐懼、極度恐懼、渴求、中等渴求、極度渴求、取、不善、餓、渴、感覺、中等感覺、極度感覺、知道、認知、感知基礎、辨別、良知、悲心、愛心、中等愛心、極度愛心、領悟力、吸引力,以及嫉妒。其次,根據同一書,貪欲的四十種性妄為貪戀、缺乏明性、徹底欲求、歡喜、中等歡喜、極度歡喜、隨喜、極度喜悅、驚奇、大笑、滿意、擁抱、親吻、緊握、支持、努力、驕傲、投入、協助、力量、喜悅、和合大樂、中等和合大樂、極度和合大樂、優雅、極度挑逗、敵意、善德、清澈、真、假、確定、取、施、鼓勵、勇氣、無愧、得意、惡意、任性,以及極度欺騙。根據同一書,癡妄的七種性妄為:中等貪戀、健忘、迷惑、無語、倦怠、懶惰、懷疑。~ 譯註:依據《大圓滿法性自解脫論導引文如意藏》,瞋所生三十三性妄為離貪、中離貪、極離貪、意行、意去、憂苦、中憂苦、極憂苦、寂靜、尋思、怖畏、中怖畏、極怖畏、貪求、中貪求、極貪求、近取、不善、饑、渴、受、中受、極受、作明者、明基、妙觀察、知慚、悲憫、中悲憫、極悲憫、具慮、積蓄、嫉妒等。貪所生四十性妄為貪、中貪、遍貪、喜、中喜、極喜、悅、極愉悅、稀有、笑、滿足、摟擁、吻、吮咂、固、勤、慢、作、伴隨、力、奪、合歡、極合歡、嬌媚、嬌相、怨恨、善、明句、真實、非真實、決定、近取、施者、激他、權威、無恥、欺誑、苦者、不馴、不誠等。癡所生七種性妄為中貪、忘失、迷亂、不語、懨嫌、懈怠、疑悔等。於《大乘要道密集》等論典中另有不同的分類。
Elaborate conduct 有戲論行持 (藏文拼音 spros bcas kyi spyod pa): 多種增益修持的方式之一。獲取食物和衣著的行為,例如商人,或者持守詳細的戒律和儀式。
Emancipation-gate of emptiness 空性解脫門 (藏文拼音 rnam par thar pa'i sgo stong pa nyid): 「三解脫門」之一。
Emancipation-gate of marklessness 無相解脫門 (藏文拼音 rnam par thar pa'i sgo mtshan ma med pa): 「三解脫門」之一。
Emancipation-gate of wishlessness 無願解脫門 (藏文拼音 rnam par thar pa'i sgo smon pa med pa): 「三解脫門」之一。
Empowerment 灌頂 (藏文拼音 dbang): 賦予修持金剛乘教法的力量或認可,是進入密續修持必不可少的入門。
Ensuing perception 隨後感知 (藏文拼音 rjes snang): 後得狀態中的感知或所感知的顯相。
Ensuing understanding 隨後了知 (藏文拼音 rjes shes): 後得狀態中的心的狀態。
Essence Mahamudra 精藏大手印 (藏文拼音 snying po'i phyag chen): 直接引見,並非憑藉哲學推理而引見大手印根本見地的「經部大手印」,亦非憑藉瑜伽修持而引見大手印根本見地的「續部大手印」。
Essence of awareness 覺性的體性 (藏文拼音 rig ngo):與心的自性意義相同。
Essence, nature and capacity 體性、自性與力用 (藏文拼音 ngo bo rang bzhin thugs rje): 大圓滿體系中如來藏的三個面向。
Essence, nature and expression 體性、自性與展現 (藏文拼音 gshis gdangs rtsal): 大手印體系中如來藏的三個面向。
Essential nature of things 事物的根本性質 (藏文拼音 dngos po gshis kyi gnas lugs): 參見「真如」(suchness)。
Eternalism 常見、恆存主義的見地 (藏文拼音 rtag lta): 相信有恆常且無因的萬物創造者,特別是,相信自己的本體或意識有個具體的體性,且其是獨立久長且單一的。
Ever-Excellent conduct 普賢行 (藏文拼音kun tu bzang po'i spyod pa)
Exaggeration and denigration 增、損,誇大與詆毀 (藏文拼音 sgro btags + skur 'debs): 對於不存在或不具表徵的事物附加上存在或表徵,且對於存在或具表徵的事物低估其存在或表徵。
Exhaustion of phenomena beyond concepts 法遍不可思議相 (藏文拼音 chos zad blo 'das): 大圓滿四相的第四者。與圓滿證悟意義相同。
Expedient meaning 不了義、方便義 (藏文拼音 drang don): 世俗諦的教法,旨在引導修行者進入「了義」(究竟義)。
Experiences 覺受、經驗、感受 (藏文拼音 nyams): 通常指經由禪修而產生的樂、明、無念之暫時經驗。特定而言,是三種階段的其中一個:智識理解、覺受、了悟。
Expression manifest in manifold ways 多重化現 (藏文拼音 rtsal sna tshogs su snang ba): 根據大手印,是如來藏三種面向中的第三種:體性、自性、展現。
Extreme of eternalism 常邊 (藏文拼音 rtag mtha'): 參見「常見」(Eternalism)。
Extreme of nihilism 斷邊 (藏文拼音 cha lta): 參見「斷見」(Nihilism)。
empowerment 灌頂: 金剛乘的儀式,傳遞本尊的加持並授權修持該本尊法。灌頂有許多種。通常灌頂之後,弟子會承諾修持該本尊法,但有時也可單純為了領受加持而接受灌頂(此時稱為結緣灌頂)。
Eighteen characteristics of a precious human existence 殊勝人身的十八種特質: 這十八種特質包含八閒暇eight freedoms與十圓滿ten endowments。八閒暇就是並未出生於以下八種狀態:(1)生於地獄道,(2)生於餓鬼道,(3)生於畜牲道,(4)生於天道,(5)生於野蠻人之中,這些人對佛法的開示及修行完全無知,(6)有著錯誤的見地,好比說虛無主義,或者對於自我及現象實質有錯誤的見地等等,(7)生於佛未出現的時代,以及(8)生於心智殘障狀態。十圓滿又分成兩部分:與自己有關的條件,以及與外在有關的條件。五種與自己有關的條件是:(1)生為人,(2)生於「中土」之地,也就是有佛法的地方,(3)擁有正常身體功能,(4)並非墮入極大的負面業力,以及(5)對佛法有信心。五種外在條件是:(1)佛出現於世間,(2)佛傳法,(3)法仍存在,(4)修行此法,以及(5)心靈尊師收為弟子。
Evil Spirits 邪靈: 佛教從最早就承認非人的「靈」是存在,也就是人們用一般感官無法辨識的。尤其在西藏傳統中,經常提到邪靈、鬼等等,並有複雜的體系將這些鬼靈分類。根據不同的情況,也有不同的解釋。一種說法認為魔是眾生,在六道輪迴中受苦,無法解脫,於是,如同本書經常指出,他們成為我們慈悲的適當對象。另外一個傳統觀點,認為這是一種擬人化的心理能量。這種說法更接近現代西方心理學所謂的精神分裂和情結。換句話說,這些都是我們自己的心及業所創造。堪布俄旺貝藏(Khenpo Ngawang Pelzang)曾說:「我們所稱的魔,並不是那些張大嘴巴瞪著我們的東西。它就是阻止我們超越苦痛,妨礙我們達到解脫境界並創造輪迴中所有煩惱的一切的;簡而言之,它就是任何傷害我們身心的。」
elements 四大元素 (T. jungwa): According to the Abidharma, all materiality can be seen as having the qualities of one of the four elements-earth, water, fire, and air. 依據論藏,一切物質可視為含有四大─地水火風─之一種性質。
empowerment 灌頂 (S. abhisheka; T. wangkur): An initiation conferred privately or to groups enabling those who receive it to practice a particular mediation or yogic method under a qualified spiritual master. 私下或團體中給與的傳授(開啟)。使受者能修行一特殊禪定或瑜珈法,需經具德上師允許。
emptiness 空性: see shunyata, Dharmakaya, Dharmata. 見shunyata法身及法性。
enlightenment 證悟 (T. jangchup): Jang refers to the total purification of the two obscurations, and chup refers to perfected wisdom that encompasses both relative and ultimate truths. jang(蔣)指二障之完全清淨,chup(卻)指包容相對及絕對真理的完全(完美)智慧。
effulgent pristine awareness 光明本初覺性: 即使當修行人並未實際處於禪定狀態,而能顯現於清醒心識中的本初覺性。有時被稱為在「前念與後念之間」出現的本初覺性,與其他本初覺性的形式相近,因為它是心識本身基本而本初的自性。之所以被稱為「光明」是因為它會在心識中以認知性的顯現或外相出現。它因此也是所有心智內含物的基礎。
eightfold process of dying、eightfold process of dissolution 死亡八相、死亡或分解的八個過程: 依據無上瑜伽密續,當死亡的時刻來臨,身體的五種氣會融入中脈,這時死者心中將出現一連串的現象:海市蜃樓、煙霧縷縷、螢火蟲光、熾紅燈火、白色現象、紅色「增長」、黑色「成就」,最後是死亡淨光的本身。參見附錄一。
EEG, electroencephalogram 腦波圖: 用來記錄腦部運作時所發出電流波動圖的儀器。需將感受器、或是電極附著在頭部外側表層。
electromyogram 肌電圖: 用來紀錄一束或一組肌肉的電流活動。
emptiness 空性 (梵文shunyata): 佛教的哲學觀認為一切事物(現象、法)都沒有絕不改變、自性實質的存在。儘管現象從究竟上來說是空性的,但在約定成俗的層次上,仍然可以被稱為受制於因緣改變的存在。參見identitylessness。
evident phenomena 無遮法、顯法、明顯的現象: 印度與西藏佛教的現象認識論把現象分類為三種,這是其中之一。可以直接用五官與心的一者或多者所知覺的現象稱為顯法。
extremely obscure phenomena 最極隱蔽分: 印度與西藏佛教的現象認識論把現象分類為三種,這是其中之一。無法直接以感官覺知或推論得知的事物,這類極度遮蔽的現象稱之。 由於某些事物對某些人來說是極為遮蔽的,但對其他人則不然,因此譬如對於業力的運作方式,平常人就覺得它極為遮蔽不清,但對佛陀等覺者來說,業力的過程則是明顯的現象。[三分 / 三種現象:現前分、不現前分(隱蔽分)、最極隱蔽分 manifest phenomena (mngon gyur, what is evident), hidden phenomena (lkog gyur, what is hidden), and extremely hidden phenomena (shin tu lkog gyur, what is extremely hidden)]
Eightfold Path 八正道: 「四聖諦」的第四諦、道諦,有八個方面的修持:第一為正見;第二為正思維;第三為正語;第四為正業;第五為正命;第六為正精進;第七為正念;第八為正定。總集在一起時,這八個法門便是一個真正修行道的核心所在。
Emptiness 空性: 大乘佛法的主要哲學概念,即是空性的教義,在梵文稱為sunyata,以大乘佛經般若部的《大般若波羅密多經》(Perfection of Wisdom Sutras)為法教依據。空性所指的是一切個人與事物皆缺乏生而俱有之存在實體。我們必須謹記在心的是,空性並非是一種存在本體的狀態,因為空性本身也是沒有固有存在的實質的。第一位將空性教義完整呈現的大師為龍樹菩薩,他在他所撰寫的著名偈頌《中觀論頌》當中,對於空性的內涵有著詳盡的闡述。見Anatman;Nagarjuna;No-self。
Enlightenment 證悟: 這個佛教的用語,原來在英文中的意思是「啟蒙開化」,在此則意味著一種個人心靈全然覺醒的狀態。在藏文中的同義語為「蔣秋」(jang chup),字義為「一個清淨業障而全然了悟的人」。而一位全然證悟的人,我們稱為佛、佛陀。見Buddhahood;Three Kayas。
八大佛子、八大心子(EIGHT GREAT CLOSE SONS)(nye ba’i sras chen brgyad ཉེ་བའི་སྲས་ཆེན་བརྒྱད།,藏)。釋迦牟尼佛的菩薩主眷:文殊菩薩、觀音菩薩、金剛手菩薩、彌勒菩薩、地藏菩薩、除蓋障菩薩、普賢菩薩、虛空藏菩薩。每一位菩薩皆以特有的角色來度眾,八大菩薩也分別代表八識的清淨狀態。
世間八法(EIGHT ORDINARY CONCERNS)(’jig rten chos brgyad འཇིག་རྟེན་ཆོས་བརྒྱད།,藏)。尚未得證之人因缺乏清楚修行觀而普遍存在的既有概念:利、衰、樂、苦、稱、譏、譽、毀。
八十大成就者(EIGHTY GREAT ACCOMPLISHED BEINGS)(grub chen brgyad cu གྲུབ་ཆེན་བརྒྱད་ཅུ།,藏)。(1)古印度八十或八十四大成就者(mahasiddhas,梵)的生平,由無畏施大師(Abhayadatta Sri)彙編。請見《八十四大成就者傳奇》(英譯版:Buddha’s Lions,Emeryville:Dharma Publishing,1979)(2)在西藏耶巴(Yerpa)聖地,皆獲殊勝成就的蓮花生大士八十位大弟子。
灌頂(EMPOWERMENT)(dbang bskur དབང་བསྐུར།,藏)(abhisheka,梵)。字面意義為「力之轉移、傳遞」。授權行者可以聽聞、修學金剛乘的法教。在或簡或繁的儀式當中,由金剛上師引導弟子進入本尊的壇城。
空性(EMPTINESS)(stong pa nyid སྟོང་པ་ཉིད།,藏)(shunyata,梵)。一切現象皆缺乏真實的存在(並無任何恆常、獨立、單一的本體)。
殘業(ENDURING DEEDS)(las ’phro ལས་འཕྲོ།,藏)。有時譯為「餘業」。過往所造行為的果報尚未耗盡。在西方,「個人的業(a person’s karma)」一說,已變成是指因個人殘業而產生的命運和運勢。[譯註:書中並未出現此字,猜測與講述「引業」和「滿業」有關,見「思惟色界天道和無色界天道之苦」一節。]
證悟、菩提、正覺(ENLIGHTENMENT)(byang chub བྱང་ཆུབ།,藏)(bodhi,梵)。所有遮障皆淨化(byang)且證得(chub)一切功德。
自性身、體性身(ESSENTIAL BODY)(ngo bo nyid kyi sku ངོ་བོ་ཉིད་ཀྱི་སྐུ།,藏)(svabhavikakaya,梵)。第四身。法身、報身、化身最核心的本質和無別層面。
常見(ETERNALISM)(rtag par lta ba རྟག་པར་ལྟ་བ།,藏)。相信有恆存的個體,如:靈魂。「常見」為一種哲學思惟的邊見。
平等性(EVENNESS)(mnyam pa nyid མཉམ་པ་ཉིད།,藏)。亦為「相等」、「平等」。所有事物的自性皆為空性。
日常威儀(EVERYDAY ACTIVITIES)(spyod lam སྤྱོད་ལམ།,藏)。「威儀」一詞含義廣泛,包括一般行止和日常行、住、坐、臥的四威儀(spyod lam rnam pa bzhi སྤྱོད་ལམ་རྣམ་པ་བཞི)。然而此處的「日常」並非指「凡俗」,而是意味著行者可能於下座後忘失座上的禪修,因此要瞭解座下(或稱座間)一切所作所為皆應維持座上覺知的重要性。若在閉關時,每日都會有幾座修持的排程,座間的「日常威儀」則通常包含每日的祈願、聞思和諸多善行,甚至將飲食、洗滌等皆轉為供養、淨化等的修持。
善語(EXCELLENT SPEECH)(gsung rab གསུང་རབ།,藏)(avacana,梵)。佛陀之教導,另見「十二部經」(十二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