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名相對照 F~J」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Decode_Wiki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H
→‎I
行 1,166: 行 1,166:
  
 
Interdependence緣起依他。梵文為pratityasamutpada。緣起的教義,經常被認為是佛教義理的核心所在,它所主張的是,任何存在的事物必然是由於依互著某個其他的東西而得以存在的。緣起與空性的教義是十分相關的,因為既然一切事物皆是因果相依而緣起互依的,那麼所有事物也必然缺乏任何獨立的要素或本質的特性。而緣起依他的進一步分類,有三種:(一)因果性的相依:任何的物體(例如一棵樹木)必然是一些原因與條件(例如種子、土壤、陽光、等等)的產物;(二)部分或全然性的相依:任何物體(例如一輛車子)必然需要由一些零件或是特質來共同組成(例如輪胎、車軸、引擎、等等);以及(三)認知或互惠性的相依:任何物體唯有當某個心識認定它是「此」而非「非此」的時候,我們才會說它是存在的。見Causality;Emptiness。
 
Interdependence緣起依他。梵文為pratityasamutpada。緣起的教義,經常被認為是佛教義理的核心所在,它所主張的是,任何存在的事物必然是由於依互著某個其他的東西而得以存在的。緣起與空性的教義是十分相關的,因為既然一切事物皆是因果相依而緣起互依的,那麼所有事物也必然缺乏任何獨立的要素或本質的特性。而緣起依他的進一步分類,有三種:(一)因果性的相依:任何的物體(例如一棵樹木)必然是一些原因與條件(例如種子、土壤、陽光、等等)的產物;(二)部分或全然性的相依:任何物體(例如一輛車子)必然需要由一些零件或是特質來共同組成(例如輪胎、車軸、引擎、等等);以及(三)認知或互惠性的相依:任何物體唯有當某個心識認定它是「此」而非「非此」的時候,我們才會說它是存在的。見Causality;Emptiness。
 +
 +
 +
別解脫戒(INDIVIDUAL LIBERATION)(so sor thar pa,藏)(pratimoksha,梵)。律藏中對於佛教不同形式的出家戒及各自誓戒的統稱。
 +
 +
帝釋天、因陀羅(INDRA)(brgya byin,藏)。「榮受百禮者」。三十三天之統御者。
 +
 +
沙彌(INTERMEDIATE ORDINEE)(dge tshul,藏)(shramanera,梵)/沙彌尼(dge tshul ma,藏)(shramanerika,梵)。已受在家居士根本四戒但未受具足比丘(尼)戒者。儘管此階段的受戒可能屬於見習階段,直到受戒者諸緣具備或年歲足夠方才領受具足戒,然而,若就此稱呼所有沙彌(尼)皆為見習者(novice)則屬不妥,因為有些沙彌(尼)可能終生都不會再受更高的戒律。這種情況普遍見於藏地的尼師,因為該處已無完整的比丘尼戒傳承,若要領受比丘尼戒,便需至傳承並未間斷的國家。(譯註:梵語有一詞「式叉摩尼」Śikṣamāṇā,意譯為「學法女」,用來稱呼介於沙彌尼和比丘尼中間階段的女性出家者,但不確定是否適用於稱呼上述所說的尼師。)
 +
 +
中有、中陰(INTERMEDIATE STATE)(bar do,藏)。生命在死亡後到下一次投生之間的諸多階段。廣義來說,也包含了在世時的諸多意識狀態。(譯註:本書採用目前法會常見的譯詞,也就是「中陰」。)
 +
 +
伊沙多羅山、持軸山(ISHADHARA,梵)(gihal muda’ ’dzin,藏)。「持犁者」。圍繞在須彌山周圍七重金山之第二座山脈。
 +
 +
大自在天(ISHVARA,梵)(dhang phyug,藏)。「全能之主」。最具威力的神。
 +
 +
  
 
  [[Category:中英名相對照]]
 
  [[Category:中英名相對照]]

於 2021年7月4日 (日) 22:00 的修訂

說明:以下僅以英文開頭字排序,第二字以後並未排序。

來源:http://blog.xuite.net/yeshi_tsogyal/twblog/233053901

備註:敬請來信指正或建議 serenalotus@gmail.com,謝謝!

目錄

F

fabrication

造作

Fabricated attributes

造作而來的表徵

faith, clear

清淨信:四信心之一

faith, longing

欲信:四信心之二

faith, confident

信解信:四信心之三

faith, irreversible

不退轉信:第四信心

faith, four

信心(四種)

family

father tantras

父續

favorable conditions

順緣/善緣

feast substances

薈供品

feast-offering

薈供

feeling, skandha of

受蘊:五蘊之一

field-born

地生

fierceful deities

忿怒尊

fire element

火大

first dissemination

初傳:佛法之初次傳入西藏

first-bhumi Boddhisattva

初地菩薩

First Dhyana

初禪

five aggregates

五蘊:色受想行識

Five bodhisattva paths

五菩薩道

five branches of knowledge

五明

five degenerations

五濁/五種衰敗

Five elements

五大

Five eyes

五眼

Five faculties

五根

five kinds of supernatural knowledge

五神通

Five major root winds

五種根本風息

Five minor branch winds

五種支分風息

five paths

五道

five poisons

五毒

Five powers

五力

five sins of immediate effect

五無間罪

Five skandhas

五蘊

Five superknowledges

五神通

Five Treasures, the

五寶藏:蔣貢康楚大師之偉大著作

five wisdoms

五智

fixation

執著/成見

flavors

味/滋味

foe destroyer

阿羅漢/殺賊者

for the benefits of others

利益他人

form, world of

色界

form, skandha of

色蘊:五蘊之一

formless, world of

無色界

Formless Realm

無色界

fortunate eon

賢劫

foundation

加行/基礎/成立

Foundations, Four Common

四共加行:即四思量

Foundations, Four Special or Uncommon

四(不共)加行

Four applications of mindfulness

四念處

Four aspects of ascertainment

四善根

Four aspects of the path of joining

加行道四善根:煖、頂、忍,以及世第一法

four attachments

四執著

four classes of guests

四種邀客對象

Four domains of the Realm of Form

色界四禪天

four empowerments

四灌

Four Formless Realm

四無色界

Four formless spheres of finality

四無色界

Four joys

四喜

Four kayas

{佛果}四身

four kayas

四身

Four legs of miraculous action

四神足、四如意足

Four levels of emptiness

四空   four limitless thoughts

四無量心

four powers of purification

四懺力

Four right exertions

四正勤

Four section of tantra

四部密續

four tantric yanas or sets

四部密續:作、行、瑜珈、無上瑜珈

four times

四世:過去現在未來無時

Four visions of Dzogchen

大圓滿四相

Four yogas

四瑜伽

four yogas

四瑜珈:大手印四次第

Four yogas of Mahamudra

大手印四瑜伽

Fourth empowerment of Mantra

密咒第四灌頂

Forty thought states resulting from desire

貪所生四十性妄

fruit

果:修行次第

Fruition Mahamudra

果大手印

fulfillment stage

圓滿次第

fully-ordained monk

具足戒比丘/大沙門

fundamental ignorance

所知障


戲論 (Fabricated attributes;藏文拼音 spros mtshan):將生與滅、一與異、來與去、常與斷等特性,謬誤地歸屬到事物的自性或如來藏之上。

初禪 (First Dhyana;藏文拼音 bsam gtan dang po):色界四禪天中的一個,由同樣稱為初禪的禪定狀態所產生。

五菩薩道 (Five bodhisattva paths;藏文拼音 byang chub sems dpa'i lam lnga):參見「五道」(Five paths)。

五大 (Five elements;藏文拼音 khams/ 'byung ba lnga):地、水、火、風、空。

五眼 (Five eyes;藏文拼音 spyan lnga) :肉眼、天眼、妙觀察智眼、法眼、智慧眼(或稱「佛眼」)。

五根(Five faculties;藏文拼音 dbang po lnga):「統御」(ruling)加行道四善根之前二者{煖、頂}的五種能力:信根、精進根、正念根、三昧根、智慧根。

五種根本風息 (Five major root winds;藏文拼音 rtsa ba'i rlung chen lnga):具有五大元素的性質,在人體內循環的氣:「持命氣」、「下行氣」、「上行氣」、「平住氣」、「遍行氣」。

五種支分風息 (Five minor branch winds;藏文拼音 yan lag gi lung phran lnga):{譯註:行風、全行風、正行風、極行風、定行風。或稱為龍、龜、蜥蜴、天授和勝弓等五支分氣。}

五道(Five paths;藏文拼音 lam lnga):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涵蓋從開始修持佛法到完全證悟為止整個過程的五個修道。

五力(Five powers;藏文拼音 stobs lnga):與「具統御力」(ruling)的五根雷同,但不同之處為五力會因惡緣而變得堅固。加行道中四善根的後二者{忍、世第一法}。

五蘊 (Five skandhas;藏文拼音 phung po lnga):包含構成有情眾生身、心要素的五種面向:色蘊、受蘊、想蘊、(心意上的)行蘊和識蘊。

五神通 (Five superknowledges;藏文拼音 mngon shes lnga):具有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以及他心通的能力。

無色界(Formless Realm;藏文拼音 gzugs med kyi khams):修得四種禪定的未證悟者之居所。參見「四無色界」。

四念處 (Four applications of mindfulness;藏文拼音 dran pa nye bar bzhag pa bzhi):身、受、心、現象(法)的正念。四念處的體性為與正念同時存在的般若慧,主要在資糧道的下品階段修持。

四善根 (Four aspects of ascertainment;藏文拼音 nges byed kyi yan lag bzhi):參見「加行道四善根」(Four aspects of the path of joining)。

加行道四善根:煖、頂、忍,以及世第一法(Four aspects of the path of joining):詳細解說請參見個別詞條(heat, summit, acceptance, supreme mundane quality or Supreme Attribute)。

色界四禪天(Four domains of the Realm of Form;藏文拼音 gzugs khams kyi gnas ris bzhi):已經修得「四禪」禪修狀態的眾生之居所。

四無色界 (Four Formless Realm;藏文拼音 gzugs med kyi khams bzhi):住於以下四種念頭的未證悟禪修狀態: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

四無色界 (Four formless spheres of finality;藏文拼音 gzugs med kyi skye mched mu bzhi)

四喜 (Four joys;藏文拼音 dga' bzhi):喜、勝喜、離喜、俱生喜。

{佛果}四身 (Four kayas;藏文拼音 dga' bzhi):三身再加上體性身(或稱自性身)。

四神足、四如意足 (Four legs of miraculous action;藏文拼音 rdzu 'phrul gyi rkang pa bzhi):欲神足、觀神足、勤神足、心神足(三摩地神足)。在資糧道的上品階段可得圓滿。

四空 (Four levels of emptiness;藏文拼音 stong pa bzhi):空、善空、大空及一切空(英文直譯:空性、特別空性、大空性、普遍空性)。 

四正勤 (Four right exertions;藏文拼音 yang dag spong ba bzhi):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永斷、已生善令增長、未生善令得生。四正勤在資糧道的中品階段可得圓滿。

四部密續 (Four section of tantra;藏文拼音 rgyud sde bzhi):事部、行部、瑜伽部、無上瑜伽部。

大圓滿四相 (Four visions of Dzogchen;藏文拼音 rdzogs chen gyi snang ba bzhi):大圓滿修持中的四個階段:法性現前相、證悟增長相、明智如量相、法遍不可思議相。

四瑜伽 (Four yogas;藏文拼音 rnal 'byor bzhi):與「大手印四瑜伽」意義相同。

大手印四瑜伽 (Four yogas of Mahamudra;藏文拼音 phyag chen gyi rnal 'byor bzhi):大手印修持的四個階段:專一、離戲、一味,以及無修。

密咒第四灌頂 (Fourth empowerment of Mantra;藏文拼音 sngags kyi dbang bzhi pa):也稱為「句義灌」(珍貴文字灌頂)(藏文拼音 tshig dbang rin po che),其目的在於指出心的自性。

貪所生四十性妄 (Forty thought states resulting from desire;藏文拼音 'dod chags las byung ba'i rog pa bzhi bcu):列表請參見「八十性妄」(eighty inherent thought states)。

果大手印 (Fruition Mahamudra;藏文拼音 'bras bu phyag chen):圓滿佛果的狀態。

Four Tantric Acticities四種密法事業T. phrin las rnam bzhi:又被稱為四種證悟事業。這就是息災、增長、懷愛,及解脫(也就是強迫將意識送往更高存在境界)。

Four Noble Truths-(T. pakpay denpa shi). The truths that unenlightened existence is permeated by suffering; that the cause of suffering is delusion operating through dualistic clinging and the resulting emotional and karmic patterns; that an experience beyond suffering is possible; and that there is a path that can lead beings to the experience of the cessation of suffering.

四聖諦。此四真理為:(苦)未證悟之存在及充滿痛苦,(集)痛苦之因乃經由二元執著而起(作用)之虛妄及其(結果)導致的情緒與業力型態;(滅)超越痛苦之經驗是可能的;(道)有一法門(道路)可領引眾生達到痛苦停止的經驗。

fierceful deities

忿怒尊

Four-Armed Avalokiteshvara

四臂觀音(白色)

five aggregates五蘊(梵文pancaskandha)。佛教哲學觀認為我們的「心-身」系統是由五種蘊集或成分所組合而成。許多佛教論師主張色、受、想、行、識這五種身心蘊集是我們所指稱「自我」感或個人認同感的基礎所在。

five inner and five outer elements內五大與外五大元素。五種元素為地大、水大、火大、風大、空大。當被稱為身體的組成元素時,這五種即是內五大元素。當被指為外在宇宙的組成元素時,這五種即是外五大元素。

form realm色界。佛教宇宙觀的三界之一,其他兩者為欲界、無色界。居住此處的眾生被稱為天神,不過卻和欲界的天神不同,除了視覺上、聽覺上、觸覺上的欲望之外,色界天神的其他欲望都已清除。投生此界的眾生是因為曾經禪修並圓滿四種禪定(dhyana)其中一種的業果。

formless realm無色界。佛教宇宙觀的三界之一,其他兩者為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眾生沒有欲望、也沒有任何外形的身體。投生此界的眾生是因為曾經禪修並圓滿四種禪定(dhyana)的業果。

foundation of all一切的根本、含藏識。見alayavijnana。

foundation consciousness根本識、含藏識。見alayavijnana。

Four Noble Truths四聖諦。四種尊貴的真理為(一)苦:我們都有痛苦;(二)集:聚集成苦的原因是貪愛;(三)滅:滅除痛苦是可能的;(四)道:有一種修道可以滅除痛苦。這是佛教所有派別都相同的四大宗旨,也是佛法的核心訊息。從原因和結果來看,四聖諦可分為兩組。第一組和輪迴有關:聚集苦源(因)而成為痛苦(果)。第二組和解脫有關:經由修道(因)而滅除痛苦(果,亦即解脫)。簡單來說,四聖諦的教法為佛教對於輪迴與涅槃兩者本質的精要了解。

frontal lobe額葉。大腦皮質前部的區域,佔了整個皮質將近三分之一的區塊。功能紛雜而難以定論。包括:將來自可說是腦部所有其他區域的訊息進行高層次的整合,例如執行性的過程、推理、判斷、詮釋環境的脈絡以便進行適度的社會互動、運動性的預備或起始與行動等等。

fundamental clear light根本淨光、基本淨光。見clear light。

Five aggregates五蘊,梵文為skandhas。根據佛教的哲理觀,一切的色身與心智現象都可被分類為這五大蘊集的組合。五蘊(有時被稱為心身和合的組成)包括:色(形色)、受(感覺)、想(知覺)、行(意志行為)、識(心識)。總集在一起時,這五蘊便成為個體對於「自我」與個人主體感的基礎所在。

Four factors of goodness四善因。此四者分別為:(一)心之解脫:智慧資糧之果;(二)世間財產:福德資糧之果;(三)佛法修持:智慧資糧之因;(四)財富積聚:福德資糧之因。前兩者為實行後兩者所自然呈現的結果。前兩者所代表的是兩個不同種類的快樂:第一為出世財、第二為世間財。由於它們的不同本質,也必須透過不同的方法來達到。因此,佛法的修持便帶來了解脫,而財富的擁有則帶來了世間的財產。

Four Noble Truths四聖諦。四聖諦的內容分別為:(一)苦諦:世間皆有痛苦;(二)集諦:苦因乃是執著;(三)滅諦:痛苦可被止息;(四)道諦:有一種可以止息痛苦的道路。佛教的各個宗派皆認為,這四個法則乃是佛法教義的心髓所在。而在四聖諦的內涵裡,則包括了兩組根據因果律則而來的真諦。第一組為與輪迴投胎的存在有關者:集諦(為因,貪著的集結)、苦諦(為果)。另一組則是與自輪迴中解脫相關者:道諦(為因,達到解脫的法門)、滅諦(為果,解脫本身的狀態)。簡而言之,四聖諦的法教闡述了佛教對於輪迴與涅槃本質的見解。見Nirvana;Samsara。

田、福田(FIELD)(zhing,藏)。意指行為的對境(例:接受某人慷慨善舉的對象;或受到怒火波及的受害者)。行為會因對境的關係而影響其結果。一般而言,所造善業若與「大福田」有關,如:聖者或父母,將得到遠比普通行為更廣大無量的善果,反之,惡業的結果則是墮入地獄遭受巨大痛苦。請見「四福田」。

五蘊(FIVE AGGREGATES)(phung po lnga,藏)(pañchaskandha,梵)。五種身心組成的元素。將一個人剖析後的成分,但集聚在一起時造就了「我」的幻相。五蘊為:色、受、想、行、識。

五佛部(FIVE FAMILIES)(rigs lnga,藏)(pañcakula,梵)。佛部、金剛部、寶部、蓮花部、羯磨部(事業部)。五佛部代表了一切萬物的真正本質,例如:五方佛為五蘊的真正本質;五方佛母則是五大的真正本質;五智為五毒的真正本質。

五道(FIVE PATHS)(lam lnga,藏)。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五道構成了通往證悟之道上,循序漸進的五個階段。

五毒(FIVE POISONS)(dug lnga,藏)。五種煩惱:癡、貪、瞋、慢、妒。

五智(FIVE WISDOMS)(ye shes lnga,藏)。佛智的五個面向:法界體性智(chos dbyings kyi ye shes,藏)、大圓鏡智(me long gi ye shes,藏)、平等性智(mnyam nyid kyi ye shes,藏)、妙觀察智(so sor rtog pa'i ye shes,藏)、成所作智(bya ba grub pa’i ye shes,藏)。

色身(FORM BODY)(gzugs sku,藏)(rupakaya,梵)。報身和化身之合稱。

福報(FORTUNE)(skal ba,藏)。也譯為「命運」、「幸運」、「福德」。在瞭解這一詞彙時,不能忽略一個人此生的「幸與不幸」,實為過去世所造善業或惡業的結果。敦珠法王在本書當中所提及的「具福者」,並非單憑幸運就能領受佛法的,而是在過去世就曾熏習、修行,今生又透過所聽聞的教法,與傳承上師產生連結,如此之下才是「履行命運」,繼續在精神上進展。劣福者或不具福者則因前世作惡、善業微薄,而不具此種福報。

四身(FOUR BODIES)(sku bzhi,藏)。三身加上自性身。

四無量心(FOUR BOUNDLESS ATTITUDES)(tshad med bzhi,藏)。對於所有眾生無分別的無量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捨。

四魔(FOUR DEMONS)(bdud bzhi,藏)。蘊魔、煩惱魔、死魔、天魔(使人散亂之魔擾)。請見「魔」。

四灌頂(FOUR EMPOWERMENTS)(dbang bzhi,藏)。寶瓶灌、秘密灌、智慧灌及句義灌。

四福田(FOUR FIELDS)。具殊勝功德的福田。例如:三寶為「功德田」(譯註:又稱敬田);雙親和其他有恩於己者為「恩田」;備受苦熬之病者、孤兒和其他無依怙者等為「悲田」(或苦田);敵人和其他曾害我者為「怨害田」。

四喜(FOUR JOYS)(dga’ ba bzhi,藏)。超越凡俗感受,與第三智慧灌頂氣脈修持相關之四種漸增的微細大樂覺受。

四障(FOUR OBSCURATIONS)(sgrib pa bzhi,藏)。業障、煩惱障、所知障、習氣障。譯註:若依《大明三藏法數》〔卷十八〕則為如下:(1)惑障,謂眾生由貪欲、瞋恚、愚癡等惑,使根性昏鈍而障蔽正道。(2)業障,謂眾生於諸善法不能勤行,而隨身、語、意造作惡業,障蔽正道。(3)報障,謂眾生由煩惱惑業為因,而招感地獄、畜生,餓鬼諸趣之果報,不能聞正道。(4)見障,謂眾生因不聞正法,起諸邪見而隨逐魔事,失菩提心。

四續(FOUR TANTRA SECTIONS)(rgyud sde bzhi,藏)。事部、行部、瑜伽部、無上瑜伽部。

G

Gampopa

甘波巴祖師

Gampo Mountain

岡波山

Ganachakra

密合輪:指薈供

Garuda

大鵬金翅鳥

gates, three

三門

Gathering the accumulations

積聚資糧

gehyin

在家居士戒

gelong

給隆:受具足戒之比丘

Gelu

格魯教派:藏密黃教

Gendun

僧團

General ground of samsara and nirvana

輪迴與涅槃的共同基礎。

General Preliminaries

共的前行

General Secret Mantra

共的密咒乘

General vehicles

共乘

generation stage

生起次第

generosity

布施:六度之一

genin

基尼:受小乘戒之比丘

genitals chakra

密輪

Geshe

格西學位/學者

getrul or getsul

給珠:受沙彌戒之比丘

ghanta

鈴:修法用

God realms

天界

gods, realm of

天道:因慢毒輪迴

Golden Age

正法時期

Good Intelligence

善慧地

gossip

兩舌

Gradual type

漸悟者

grasping

執著

Grdhrakuta

靈鷲山

Great Brahmin

大婆羅門

Great darkness of beginningless time

無始大闇

Great Pacifying River Tantra

《大息河續》

Great Perfection

大圓滿法教

Great Seal or Symbol

大手印法教

Great Vehicle, the

大乘

Greatly Compassionate Transformer of Beings

觀音名號之一

greed

惡見:第六毒

Ground Mahamudra

基大手印

ground, path, & fruit

根、道、果

Group conduct

聚行(團體行持)

Gubyabuddha

估耶佛陀:精瑜珈密續

guests, four classes of

四種邀客對象

Guhyagarbha Tantra

《秘密藏續》

Guhyamantra

秘密咒

Gunavyuha

莊嚴劫

guru

上師

Guru Rinpoche

蓮花生大士/蓮師(上師)

Guru Rinpoche

蓮花生大士、蓮師

Guru Yoga

上師瑜珈/相應法

Guru yoga

上師瑜伽、上師相應法

Guru Rinpoche

蓮花生大士、蓮師

Guru yoga

上師瑜伽、上師相應法

Gyalwa Lorey

嘉華羅日、尊勝的羅日巴


岡波山 (Gampo Mountain;藏文拼音 sgam po ri):岡波巴大師於中藏的法座所在地。

大鵬金翅鳥 (Garuda;藏文拼音mkha' lding):神話中的一種鳥,能在一次的雙翅擺動之間即從宇宙的一個盡頭飛翔到另一個盡頭。

積聚資糧 (Gathering the accumulations;藏文拼音tshogs bsags pa):圓滿福德與智慧「二種資糧」的善法修持。

輪迴與涅槃的共同基礎 (General ground of samsara and nirvana;藏文拼音'khor 'das kyi spyi gzhi)

共的前行 (General Preliminaries;藏文拼音 thun mong gi sngon 'gro):對人身難得、死與無常、因果業力,以及輪迴過患的四種思量。

共的密咒乘 (General Secret Mantra;藏文拼音 gsang sngags spyi):「四部密續」中的前三者。{事部、行部、瑜伽部。}

共乘 (General vehicles;藏文拼音 thun mong gi theg pa):小乘與大乘。與共乘(common vehicles)一詞意義相同。

天界 (God realms;藏文拼音 lha ris):欲界中的六個天人居所;色界中的十七個天人居所;以及無色界中的四個天人居所。

善慧地(Good Intelligence;藏文拼音 legs pa'i blo gros):菩薩十地的第九地。

漸悟者(Gradual type;藏文拼音 rim gyis pa):依循漸進方式達到證悟的修行者。

大婆羅門 (Great Brahmin;藏文拼音 bram ze chen po):參見薩拉哈(Saraha)。

無始大闇 (Great darkness of beginningless time;藏文拼音 thog med dus kyi mun pa chen po):有情眾生心中長存的本初無明。

《大息河續》 (Great Pacifying River Tantra;藏文拼音 zhi byed chu bo chen po'i rgyud)

基大手印 (Ground Mahamudra;藏文拼音 gzhi phyag chen)

聚行(團體行持)(Group conduct;藏文拼音 tshogs spyod):多種行持中的一種。

《秘密藏續》(Guhyagarbha Tantra;藏文拼音 rgyud gsang ba snying po):舊譯派中名聞遐邇的一部大瑜伽續。

秘密咒(Guhyamantra;藏文拼音 gsang sngags):金剛乘或密續教法的同義詞。「guhya」意指祕密,有被隱藏和自秘密兩種意義。「mantra」在這裡指卓越、優勝,或值得稱頌。與「密咒」(Secret Mantra)意義相同。

蓮花生大士、蓮師(Guru Rinpoche;藏文拼音 gu ru rin po che) :「珍貴的上師」{藏人尊稱之},指蓮花生大士,梵文名字的音譯為「貝瑪卡拉」、「貝瑪桑巴瓦」。

上師瑜伽、上師相應法 (Guru yoga;藏文拼音 bla ma'i rnal 'byor):祈請證悟上師賜予加持,以及將自己的心與證悟上師的心融合為一的修持法。是不共的內前行當中的一種。

嘉華羅日、尊勝的羅日巴(Gyalwa Lorey;藏文拼音 rgyal ba lo ras):竹巴噶舉派的一位大師。參見「羅日巴」(Lorepa)。

Gampopa岡波巴 (1079-1153):又名Dhagpo達波仁波切。密勒日巴尊者最著名之弟子,噶舉派寺廟傳承之創立者。

Geshe Karak Gomchung格西卡納貢千:十一世紀噶當派大師,波托瓦Potowa的弟子。

Guru Rinpoche 蓮師:又名Orgyen Pema Jungne,Oddiyana之蓮師。無上智慧和瑜珈事業的偉大密乘大師。當年由吉松德真王邀請到西藏弘揚佛法,他先降服並轉化了當地許多對佛法懷有敵意的負面能量,其後在藏地廣傳法教,並為利益後代眾生,埋藏許多優藏。由釋迦牟尼本人所預言其誕生,並被譽為第二佛。

gates, three-(T. go-sum). Body, speech, and mind. The three modes through which one relates to the phenomenal world.

三門。身、口、意,某人與現象世界乃經此三方式而相連。

Gelug-(T.). The order of Tibetan Buddhism founded by Tsong Khapa (1357-1419). Gelug refers to the teachings of this lineage, and Gelugpa to its practitioners.

格魯。西藏佛教之一派,由宗喀巴大師成立,本字指其傳承之教義,格魯巴則指其修行者。

ghanta-(T. drilbu). Bell used with vajra (dorje) in Tantric rituals.

鈴。在密續儀式中與金剛杵合用之鈴。

Guru Rinpoche-Guru Padmasambhava, also known as the "Lotus Born"; with Atisa, responsible for the "second spreading" of the Dharma in Tibet.

蓮師。蓮華生上師亦即"Lotus-Born"(生於蓮花)與阿底峽尊者共同促成佛法在西藏的「二度傳播」。

guru-Religious teacher, also called spiritual friend. see Roots, Three.

上師。宗教老師,亦稱法侶,見“三根本”。

guru yoga-Last of the four special foundations or ngondro practices.

上師瑜珈。四加行之第四。

Gyalwa-A title meaning "victorious,"" as in Gyalwa Karmapa.

嘉華。意為「尊勝」之頭銜,如“嘉華噶瑪巴”。

Gon Kar

白色護法/白怙主

Green Tara

綠度母

Guhyasamaja

密集金剛/大教王

Guru Rinpoche

蓮花生大士/蓮師(717-762)

Gyalwa Gyamtso

四臂紅觀音

Gelug order格魯派。藏傳佛教新譯派中最後出現的分支,由西藏著名學者宗喀巴大師(1357-1419)所創。這個派別在哲學研究和邏輯辨證方面特別有名。譯註:新譯派或後譯派指的是仁千桑波譯師之後的佛教派別,時間為「後弘期」,之前的稱為舊譯派或前譯派(亦即寧瑪派),時間為「前弘期」。

geshe格西(藏文)。字面上指的是「法友」,目前一般用來稱呼格魯派的系統中,完成多年僧院教育並對佛教教義具有高深領會的人。

Great Perfection大圓滿。見Dzogchen。

gross body、gross consciousness粗重身、粗重心識。我們平常受制於業力和負面心智狀態的身與心。經由修行,可被清淨而成微細身(如幻身)以及本初覺性,兩者為成佛的本質。

Guhyasamaja system密集金剛密續(梵文)。新譯派中無上瑜伽密續最重要的修行系統之一。龍樹尊者在《五道》(Pancakrama)中將密集金剛密續編入圓滿次第修持的類別,並用此為說明。

Garuda大鵬金翅鳥。半人半獸的神話之鳥。與極大的速度與力量有關。猶如鳳凰,這種鳥也是從廢墟灰燼中而生;因而,也有著無可摧毀的特性。

Gesar of Ling格薩王。他乃是一位偉大的武士、國王,生於西藏東北部,與作者來自同一個地區。格薩是作者所屬木克坡宗族的一員,而也因為與這位祖先有著深厚的因緣,因此作者便將他的第三個兒子命名為格薩。格薩王的傳奇生平與豐功偉業在西藏文獻史詩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直到今日仍然可從長輩的口中聽到這些故事。正如許多史詩中的英雄一樣,格薩王的歷史淵源有點兒因為他的傳奇性以致於有些模糊不清。根據第一位蒐集格薩史詩文獻的西方人亞歷山卓‧大衛‧尼爾(Alexandra David-Neel)的研究,格薩王可能是在第七世紀或第八世紀的人物。也有人認為應該是在第十二世紀。在亞歷山卓與喇嘛勇登(Lama Yongden)所撰寫、由香巴拉出版社所印行的《格薩王的傳奇故事》(The Superhuman Life of Gesar of Ling)書中前言裡,創巴仁波切寫道:『我們可把格薩王的整個故事視為一位勇士的心智展現。格薩代表著理想中的勇士,也就是全勝自信的要素。做為一種清明的中心力量,他征服了一切敵人、也就是那將人心帶離佛法真義的四方魔怨之力,它們讓人無法聽到這種教導人們成就無上證悟的法教。』(見原書第十二頁)

Gelug格魯派。藏傳佛教四大派中最後成立的教派,為宗喀巴大師(一三五七年至一四一九年)在經由改革整頓之後所創建的派別。儘管達賴喇嘛也會研讀藏傳佛教四大教派的各種法教,不過基本上他主要的教育背景則是屬於這一派的。

Geshe格西。藏文這個用詞的原意是「法友」。目前則一般被用來稱呼在格魯教派中,那些成功地完成多年的僧院教育、並在教義的學習上達到高等程度的人。這個頭銜共分為三級,最高等的則大約等同於佛學博士的學位。

Guru上師。在藏文中為「喇嘛」,意思是一位心靈導師與教師,必須具備在經典中所描述的種種精神特質。做為一位上師最起碼的條件是,必須對學生具有悲心、擁有內在的律儀、散發著祥和寧靜,並且針對所教的內容、要比學生所知道的還要更多。

虛空藏菩薩(GAGANAGAÑJA,梵)(nam mkha’ mdzod,藏)。「虛空之寶藏」。大菩薩之一。

乾闥婆(GANDHARVA,梵)(dri za,藏)。字面意義為「食香者」,以香味為食的神靈。乾闥婆屬於天界中最低層次的一員,善於奏樂。此一名稱也用於處在中陰狀態的眾生:不以實質食物為生,而是以嗅聞氣味的意生身存在著。

迦樓羅、大鵬金翅鳥(GARUDA,梵)(mkha’ lding,藏)。神話中的鳥,天空之主,噬龍族(naga,音譯:那伽)為生。

生起次第(GENERATION PHASE)(bskyed rim,藏)(utpattikrama,梵)。與儀軌修持相關的禪修,透過觀修色、聲、念頭之自性為本尊、密咒、智慧的方式,來淨化習氣上的執取。

吉祥銅色山(GLORIOUS COPPER-COLORED MOUNTAIN)(zangs mdog dpal ri,藏)。蓮花生大士所顯現之淨土,據說為蓮師離開西藏後至今駐留之處。

天人(GODS)(lha,藏)(deva,梵)。因過去世累積了善業,而感獲極大妙欲、舒適之果報,非佛教徒因而視此為希求的最高境界。色界與無色界的眾生得以繼續體驗生前禪修的狀態(卻不以脫離輪迴為目標)。帝釋天與欲界六天等天眾因福報所感,能對其他生命起某些影響力,故受印度教等信徒敬奉。同一個詞彙於藏文與梵文中也用來指稱「證悟者」,以此情況來說則多譯為「天尊」(deity,或本尊)。

大上師(GREAT MASTER)(slob dpon chen po,藏,大洛本、大金剛上師、大阿闍黎)。常用來稱呼蓮花生大士或咕嚕仁波切(Guru Rinpoche,蓮師)。

大遍知者(GREAT OMNISCINET)(kun mkhyen chen po,藏)。通常意指龍欽‧冉江(龍欽巴尊者)。

大圓滿(GREAT PERFECTION)(dzogs pa chen po,藏)。亦稱「阿底瑜伽」(Atiyoga,梵)。所有乘中能引領證悟、有望一生成就的最無上法門。「圓滿」是指三身的所有功德在心中本然俱在:體性空、自性明、大悲周遍。「大」指的是此等圓滿乃一切事物的本然狀態。

大乘(GREAT VEHICLE)(theg pa chen po,藏)(mahayana,梵)。菩薩的車乘,為了一切眾生而求證圓滿佛果,故而「偉大」。

咕嚕仁波切、蓮師(GURU RINPOCHE)(gu ru rin po che,藏)。「珍貴的導師」,蓮花生大師在藏地最廣為熟知的稱號。

H

H.E., His Eminenece

卓越的

H.H., His Holiness

法王(地位由高而低為:H.H.-H.E.-Ven.-Rev.)

habitual tendencies

習氣/串習

Hard to Conquer

極難勝地

harsh words

惡口

hatred

瞋恨:五毒之一

He Who Dredges the Depths of Samsara

觀音名號之一

Head

領袖

head chakra

頂輪

heart chakra

心輪

heart disciple

心子

Heart Sutra

心經/般若波羅蜜多經

Heat

煖、暖

hell beings, realm of

地獄道:因瞋毒而輪迴

hermitage

朝聖

hidden yogi

隱士

higher insight

higher realms

上三界

highest yoga tantra

無上瑜珈部:第四外密

Hinayana

小乘

homage

頂禮/禮敬

human body, precious

人身難得:四思量之一

humans, realm of

人道:因貪毒輪迴

hundred-syllable mantra

百字明咒/金剛薩埵除障咒

hungry ghosts, realm of

餓鬼道:因惡見輪迴

習氣、串習 (Habitual tendencies;藏文拼音 bag chags):烙印在遍基識中的細微傾向。

極難勝地 (Hard to Conquer;藏文拼音sbyang dka' ba):菩薩十地的第五地。

煖、暖 (Heat;藏文拼音 drod):「加行道」上四善根的第一個。同時具有專注與般若慧,快要接近「見道」中的焰慧地。

小乘 (Hinayana;藏文拼音 theg pa dman pa):專注於思量四聖諦與十二因緣以求個人解脫的乘門。

Hinayana-(S.; T. tek-chung, tek-men, "lesser vehicle"). The first of the three yanas, which is subdivided into the Shravakayana and Pratyekabuddhayana. The aim of Hinayana practice is personal liberation from suffering.

小乘。三乘第一,分為聲聞乘及緣覺乘,小乘修行之目標為個人自痛苦中解脫。

Hayagriva

馬頭明王

Heruka

嘿嚕嘎/飲血尊:忿怒本尊

Hevajra

喜金剛

Holder of Wisdom

持明者

heart-center心輪。一般指的是心輪,也可能特指心輪的正中央,此處我們的微細氣,也是我們修持無上瑜伽密續圓滿次第的基礎,如小球體般地存在裡面。

Highest Yoga Tantra無上瑜伽密續。新譯派中最高密續理論與修行的系統。由於它有許多特別的法門,因而使它成為至高無上的系統,例如對於體內各種氣的修煉,與讓人即身成佛的修持。參見stage of completion與stage of generation。

hippocampus海馬體。腦半球顳葉裡的深側結構。與記憶方面的功能相關,最明顯的便是將意識所能理解的訊息加以固實與儲存。

Hinayana小乘佛教。字面上的意思為「較小的車乘」,原本是由大乘佛教行者所用的詞彙,用意在於分辨彼此之間在修持佛法上的不同個人解脫目標,小乘行者被稱為「自了漢」,因為他們只要追求自己的解脫;而大乘行者則是發願為了一切有情眾生皆能離苦得樂、而來修持佛法以達證悟。不過這樣的區分,在目前佛教學者的眼光中來看,大多數認為它只是人為的意見,也經常被視為帶有某種輕蔑的用意;尤其對於在較為南方而修持佛教的國家(斯里蘭卡、泰國、緬甸、柬埔寨或高棉、印尼、越南等)來說,他們主要的修持便是這個教派,所以現今比較常用「南傳佛教」來稱呼之。見Theravadan tradition。

習氣(HABITUAL TENDENCIES)(bag chags,藏)(vasana,梵)。由於過去生的心態和行為而產生慣性的思惟、言語、行為模式。

善趣、上三道(HIGHER REALMS)(mtho ris,藏)。天道、阿修羅道、人道。

I

ignorance

無明;有時指"痴毒"

Ignorant aspect of the all-ground

遍基的無明面向

Iimmediate effect

現世報

illusion(s)

幻相/無實

illusory body

幻化身:圓滿次第之四

immaculate or purified

清淨無染

Immeasurables, Four

四無量心

impartiality

平等

impermanence

無常世間:四思量之二

impulse, skandha of

行蘊:五蘊之一

impure perceptions

不淨念

incarnation

轉世/化身

increasing

增益事業

indispensability

不可或缺/必須性

indivisible

無二無別

indivisible instants of consciousness

意念相續

ineffectual effect

無記業

inevitability

不可避免性

Inexhaustible adornment wheel of Body, Speech and Mind

身、語、意的無盡莊嚴輪

Infinite Consciousness

識無邊處天

infinite purity

無量清淨

Infinite Space

空無邊處天

initiation

灌頂

innate

天生

inner offering

內供

inner realization

內證

innumerable births

無數次投生

inseparability

無二分別

Inseparability of the three kayas

三身無別

insight

Instantaneous type

頓悟者

Intellectual understanding

智識理解

interdependent events

因緣相依

intermediate state

中陰身

intrinsic nature

自性

invoke

迎請

irreversible faith

不退轉信


遍基的無明面向 (Ignorant aspect of the all-ground;藏文拼音 kun gzhi ma rig pa'i cha):與俱生無明為同義詞。

身、語、意的無盡莊嚴輪 (Inexhaustible adornment wheel of Body, Speech and Mind;藏文拼音 sku gsung thugs mi zad pa rgyan gyi 'khor lo)

識無邊處天(Infinite Consciousness):無色界的第二重天,處於「心識是無邊無盡的!」的念頭中。

空無邊處天(Infinite Space;藏文拼音 nam mkha' mtha' yas):無色界的第一重天,處於「虛空是無邊無盡的!」的念頭中。

三身無別(Inseparability of the three kayas;藏文拼音 sky gsum dbyer med)

頓悟者 (Instantaneous type;藏文拼音 cig car ba'i rigs):修行者的一類,無需歷經修道上的漸進階段。

智識理解(Intellectual understanding;藏文拼音 go ba):是智識理解、覺受、了悟三步驟中的第一個。

Immeasurables, Four-(S. apramana; T. tse-me shi). A prayer recited especially during ngondro practice. Maitri is loving kindness, the wish that all beings have happiness and the cause of happiness. Karuna is compassion, the wish that all beings be free from suffering and the causes of suffering. Mudita is great joy, the wish that all beings never be sparated from the great bliss that is free from all suffering. Upeksha is equanimity, the wish that all beings dwell in the great impartiality that is free from all attraction and aversion.

四無量。尤常在四加行中所唸誦之祈禱文。

Maitri─慈者與樂也-願一切眾生得樂及樂因。

Karana─悲者拔苦也-願一切眾生離苦及苦因。

Muditaa─喜者助人離苦得樂而喜也-願一切眾生未曾且永不被剝奪遠離痛苦之大樂。

Upeksha─捨者平等也-願一切眾生住於遠離一切執愛與執惡的大平等中。

impermanence-(S. anitya; T. mitakpa). The doctrine that the material world is characterised by constant change and the nonexistence of phenomena.

無常(諸行無常)。此教義乃指:物質(器)世間的特性為不斷的改變及現象的非存在。

interdependence-(T. tendrel). The doctrine that all phenomena are related in their appearance and manifestation. No event arises that is not related to all other events.

互相依存(諸法無我)。此教義為指:所有現象以其外觀與顯現而互相關連,沒有一件事情的升起不與其他事件相關。

Indra

帝釋天王:忉利天王

identitylessness無我性、無主體性。這是佛法哲理的關鍵概念。簡單來說,佛教認為眾生處於尚未證悟的狀態,而這種受制於因緣的存在乃根源於我們誤信有個恆常而永久的自我、本質、或主體之存在。若能洞察到這種自我的不存在,便開啟了從輪迴解脫的大門。

illusory body如幻身。佛教密續的高深修行者在禪修狀態或進入中陰的時期,能夠成就這種如幻身。結合極微細氣(實質原因)與心(輔助情況),可以生起清淨或不清淨的如幻身形。從作用來說,佛陀化現之一的報身便是一種清淨的如幻身。參見three kayas。

imprints印記。藏文bakchak,也可指潛藏的習性,指的是經由業力所生的各種習慣性傾向,瑜伽行派認為這些傾向儲存於根本識中。當印記(因)遇到適當的情況(緣)時,便會使原本的業顯現出結果(業果)。

increase of appearance現象增長。見eightfold process of dying、eightfold process of dissolution。

intermediate state中陰。見bardo。

isolation: body, speech, and mental身語意的單獨修持。在密集金剛系統中,圓滿次第五個階段修行的前三個。達成這三個階段之後,接著要修持淨光與如幻身,修行人最終將這兩者結合則等同於成佛的境界。

Impermanence無常。梵文為anityata。佛教認為一切存在的根本特質,除了痛苦、無我之外,便是無常。無常不僅代表著我們所經驗到之事物的過渡特性,也意指著在較為深層的層次上所發生的細微變化之短暫本質。根據佛教的觀點,沒有什麼東西可以通過時間的考驗,而這種變化的過程是充滿動力而不會停止的。

Interdependence緣起依他。梵文為pratityasamutpada。緣起的教義,經常被認為是佛教義理的核心所在,它所主張的是,任何存在的事物必然是由於依互著某個其他的東西而得以存在的。緣起與空性的教義是十分相關的,因為既然一切事物皆是因果相依而緣起互依的,那麼所有事物也必然缺乏任何獨立的要素或本質的特性。而緣起依他的進一步分類,有三種:(一)因果性的相依:任何的物體(例如一棵樹木)必然是一些原因與條件(例如種子、土壤、陽光、等等)的產物;(二)部分或全然性的相依:任何物體(例如一輛車子)必然需要由一些零件或是特質來共同組成(例如輪胎、車軸、引擎、等等);以及(三)認知或互惠性的相依:任何物體唯有當某個心識認定它是「此」而非「非此」的時候,我們才會說它是存在的。見Causality;Emptiness。


別解脫戒(INDIVIDUAL LIBERATION)(so sor thar pa,藏)(pratimoksha,梵)。律藏中對於佛教不同形式的出家戒及各自誓戒的統稱。

帝釋天、因陀羅(INDRA)(brgya byin,藏)。「榮受百禮者」。三十三天之統御者。

沙彌(INTERMEDIATE ORDINEE)(dge tshul,藏)(shramanera,梵)/沙彌尼(dge tshul ma,藏)(shramanerika,梵)。已受在家居士根本四戒但未受具足比丘(尼)戒者。儘管此階段的受戒可能屬於見習階段,直到受戒者諸緣具備或年歲足夠方才領受具足戒,然而,若就此稱呼所有沙彌(尼)皆為見習者(novice)則屬不妥,因為有些沙彌(尼)可能終生都不會再受更高的戒律。這種情況普遍見於藏地的尼師,因為該處已無完整的比丘尼戒傳承,若要領受比丘尼戒,便需至傳承並未間斷的國家。(譯註:梵語有一詞「式叉摩尼」Śikṣamāṇā,意譯為「學法女」,用來稱呼介於沙彌尼和比丘尼中間階段的女性出家者,但不確定是否適用於稱呼上述所說的尼師。)

中有、中陰(INTERMEDIATE STATE)(bar do,藏)。生命在死亡後到下一次投生之間的諸多階段。廣義來說,也包含了在世時的諸多意識狀態。(譯註:本書採用目前法會常見的譯詞,也就是「中陰」。)

伊沙多羅山、持軸山(ISHADHARA,梵)(gihal muda’ ’dzin,藏)。「持犁者」。圍繞在須彌山周圍七重金山之第二座山脈。

大自在天(ISHVARA,梵)(dhang phyug,藏)。「全能之主」。最具威力的神。

J

Jamyang Khyentse Wangpo

蔣揚欽智旺波上師

Jetsun

敬愛的

Jewel

寶部:五佛部之一

Jigme Linpa

吉美令巴:偉大取岩藏者

jnana

智慧:本初存在的

joy

喜:四無量心之一

Joyous

歡喜地


歡喜地 (Joyous;藏文拼音 rab tu dga' ba):菩薩十地的第一地。

Jowo Rinpoche 拉薩的釋迦佛:釋迦牟尼佛十二歲的法相,位於拉薩中心大昭寺 中。這一尊佛像據說是佛陀本人加持過的,當年由松贊岡波王其中一位王后文成公主帶到西藏來。

Jetsun-(T., "revered"). An honorific term applied to great teachers.

尊者。敬愛的。對偉大老師的尊稱。

Jewels, Three-(S. triratna; T. konchok sum). Buddha, Dharma, and Sangha-the three objects of refuge. Buddha is an example of a human being who transcended confusion, and also refers to enlightenment itself. Dharma includes the teachings that are told and written, as well as their realization-the Dharma that is experienced. Sangha is the community of practitioners and also the assemblage of realized ones.

寶,三寶。佛、法、僧,三個皈依的對象。佛陀乃身為人而能超越迷妄的榜範,並可指證悟本身。法包括教導和紀錄下來的法教,以及由於體驗法教而得到的了悟。僧則是修行者的社群,以及證悟者的集眾。

jnana-(S.; T. yeshe, "primordial knowing"). Discriminating awareness wisdom that transcends all dualistic conception.

智慧。超越一切二元對立概念的妙觀察智慧。

Jampalyang

文殊菩薩

Jetsun Drolma

綠度母

jealous god阿修羅、忌妒心重的天神。見asura。

Jataka Tales佛陀本生故事。釋迦牟尼佛過去世的種種寓言故事。它們描繪了佛陀在許多的過去世裡,如何地奉獻自身於菩薩道,並經由各種善巧方便來利益一切眾生。在藏傳佛教的大藏經(見「Tengyur丹珠爾」)中,便包含了聖勇尊者(或稱大勇菩薩,Aryasura)所集結成冊的這類故事,稱為《社得迦摩羅》(Jatakamala,佛陀本生故事)。